(一)就业信息的重要性
求职择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的能力素养,而且也取决于是否拥有就业信息。可以说,就业信息是求职择业的基础,是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谁能及早获取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它可以帮助幼师毕业生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工作单位,进行生涯决策。
图5-1 我还没准备好
对于毕业生来说,搜寻信息时不单是去了解哪些单位正在招聘人才,而且还要开拓思路,尽可能多地了解更多更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国家或地方有关幼师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方针政策;用人单位的性质、人员机构、经营状况、发展前途、工作条件等;学校或社会举办各类招聘会的信息;就业指导专家或就业指导老师对当前职业选择的方法、技巧发表的观点和提出的建议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
收集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择业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准确地收集与择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为择业决策做好充分准备。
1.通过学校就业部门获取就业信息。国家有关就业的方针和政策、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招聘活动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最新信息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准确、及时公布,这也是目前幼师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信息源。学校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和召开见面会的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以前,只要你符合条件并善于把握好自己的话,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时,供需双方谈妥后,马上就能签下协议书。
2.通过招聘广告获取信息。有些用人单位会在校园或者媒体上公布招聘信息。如果是本地的幼儿园,你最好能上门拜访,一方面了解自己应聘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实力。对于外地幼儿园,如果是知名幼儿园,可以根据要求直接将自己的应聘材料寄过去:如果是不知名的幼儿园,必须慎重,不能仅凭广告而轻信对方的承诺,以免上当。为了更加确定你所应聘的用人单位的真实性,最好到网上去查看,要是一个比较大的用人单位,连一个像样的网页都没有的话,那就值得怀疑了。
3.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活动获取就业信息。幼师生可以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活动关注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情况,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这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应该是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始终。一方面能使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也能有一定的相互了解与磨合。学生也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说实习单位有意招人,很可能你就是其要考虑的第一个对象,通过实习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每年都有不少。
4.通过人脉资源获取信息。个人的接触总是有限的,拓宽社交范围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亲朋好友及家人通称为“人脉”,是最直接的社交范围。毕业生就业,不仅要靠自己的人力资本(即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还要充分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即社会关系)。动用社会资本并不等同于“走后门”。它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谐情况。在国外,通过“关系”而获得工作的人所占比例很高,介绍人往往是以个人的人格魅力为被举荐者提供着信用担保。通过这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往往签约迅速,成功率较高。
5.电话获取就业信息。如今,电话作为最为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已频繁地运用于应聘双方的初次沟通上。幼师毕业生在求职中还可采用向用人单位电话咨询的方式来获取就业信息,当然这要求毕业生要事先对某些幼儿园的用人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三)就业信息的处理
对于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对收集到的用人单位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从而使信息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达到为自身所用的目的。
图5-2 就业信息的处理过程
1.筛选。求职者收集到一定的就业信息后,须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筛选,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工作。重点考察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信息价值三方面。对于那些真实度高、时效性强的就业信息,幼师生要认真分析它们对于自己所具有的价值。比如某些岗位符合自己的职业定向、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那么这类信息就比较有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
2.求证。对于那些已经被筛选过的信息,幼师毕业生还要做一些求证工作,以检验自己对于这些就业信息的真实度、时效性和价值性的初步推断。比如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查询、实地访问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各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对该单位比较熟悉的亲朋好友或学长校友等了解该单位的有关情况。
3.归类。就业信息虽经筛选和求证,但仍纷繁复杂,幼师毕业生不管是查询还是利用这些就业信息,还是不太方便,因此还需要对所有信息加以归类。如可按薪资、发展前景、离家远近等对就业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必要时可做成相应的数据表格,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做出决定。
以下是两种分类表格,毕业生可将收集的就业信息按表格进行归类整理,以方便比较。
图5-3 就业信息处理的模式
表5-1 个人就业信息资料
4.行动。完成上述三方面的工作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最重要的行动了。行动有很多种,比如给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打电话、寄自荐信、托亲朋好友介绍或直接到用人单位毛遂自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