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1 / 1)

如何落实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首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本土文化以及异地文化转化为适合幼儿感知体验的活动,是实现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目标的关键。结合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该注重将多元文化的内容适时融入各大领域中,既反映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也要反映其他民族以及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内涵,寓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跨国文化三种文化为主要内容,综合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的启蒙教育,促进幼儿拥有初步的归属感。

(一)通过综合教育活动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综合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围绕多元文化中的某一主题,综合运用游戏、参观、表演等教育形式,将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与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以及科学领域的活动相结合,将多元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与渗透,发挥多种教育手段,在活动中增进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使其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在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中学习多元文化

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动,这是幼儿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及其面对的生活环境等,合理选择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采取艺术活动、游戏活动等恰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的教育,帮助幼儿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独特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体验共同的文化,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例如,为了让幼儿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表演活动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图片、工艺品、土特产、标志建筑等资料的收集,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不同的文化的特色,了解和体验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例如,在某一幼儿园大班开展的“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教师通过地图、影片、教学挂图等手段,让幼儿了解到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居住环境、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知识,在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教育

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形式多样,多元文化教育既可以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活动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也可以同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大量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机会;并且将多元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例如,在进餐活动中,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如西餐、韩国烧烤、日本料理,了解不同地域和国家餐具的不同等。在入园、离园中,可以体验不同语言的道别方式等。

(四)在环境创设中体现多元文化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应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要求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与多元文化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把我国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的隐性教育作用,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活动室的门窗、墙面和室外的走廊以及楼梯间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色彩鲜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品,可以是艺术图片,也可以是仿制的实物,通过展览和悬挂的方式,创设在环境中。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幼儿需要在各区角设置民族文化艺术内容,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如社会活动区呈现简易、形象的中国地图;京剧脸谱、国画或者中英文的简单图文结合的问候语,或者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如埃及金字塔、我国敦煌莫高窟壁画等的图片;在美工区可以进行染指作品的创作,并且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如颜料、染纸、工具等,供幼儿摆弄,进行操作。在满足幼儿动手、动脑、动口需要的同时,操作材料丰富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幼儿对文化的热爱与理解;在语言区可投放一些安徒生童话故事书,让幼儿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五)在节日庆祝活动中体验多元文化

世界上的各种节日或者纪念日都包含多元文化的重要教育资源,如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幼儿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一些国外的节日,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异国文化;一些具有国际性质的节日,可以在丰富多元文化内涵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全球化公民意识。因此,幼儿园要抓住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活动,使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民族文化和我国多民族文化,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幼儿自身的比较辨析能力、敏感性和理解力,从而使其学会欣赏、尊重、包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仅要引进外国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等,还需要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切忌崇洋媚外,而丢失了自己国家的节日文化。在遇到这些节日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引导幼儿学习有关节日知识,感受节日文化的气氛。例如,端午节期间,在快乐园投放材料让幼儿学习包粽子;中秋节让幼儿学做月饼;春节让幼儿学包饺子等,还可用各种粮食、树叶、橡皮泥制作物品,尝试制作的乐趣。

拓展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有的家庭中父母来自不同的民族,或者有的社区少数民族人民居多,或者在一些社区还居住着不同国家的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在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将不同文化反映在幼儿园中;或者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具有不同民族或者国家文化气息的社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合作下,提高幼儿对多元文化的欣赏、理解和感受力,感受文化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