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子精粹活动实践案例(1 / 1)

亲子精粹活动是将精粹管理的22条标准,根据幼儿年龄和生活特点归纳总结出来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家庭教育中的精粹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幼儿的独立性、自律性,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这就决定了亲子精粹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幼儿和家长。同时,由于家庭和幼儿园在环境、人数、空间等因素上均有很大差异,此章节不再详细对照22条标准点一一列举活动,而是综合运用精粹管理的标准,共列举28个活动。

活动1 单一是最好

设计说明

一套文具,包括一盒水彩笔、一支胶棒、一支黑色笔、一把幼儿剪刀、一个幼儿名字章、一盒彩泥。

设计目标

(1)调节幼儿的物质欲望,从小树立“够用即可”价值观;

(2)培养幼儿多种能力,包括自我整理、物品匹配、比较多少与大小、认识各种材质等。

设计建议

除了单一的文具,还可以有单一的玩具柜、鞋架、书架等。父母可让幼儿自己筛选哪些玩具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商量需要拥有物品的数量,从小学会取舍,将不需要的转赠给别人。

活动2 我长高了

图4-1 幼儿身高墙

设计说明

在家庭中设置身高墙,并定期测量身高。

设计目标

(1)幼儿自主测量身高,感知成长,体验时间的变化;

(2)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感知数学的有趣。

设计建议

幼儿每次测量身高后,可做简单的记号,感知不同时间身高的变化,和随着时间身高发生的变化。

活动3 我会垃圾分类

设计说明

在家里设置瓶罐回收箱、废纸回收箱和垃圾回收箱,每个箱子上均有对应的图片或汉字标识说明。

设计目标

(1)引导幼儿将家中垃圾合理分类,节约资源;

(2)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图片和汉字。

设计建议

家长可随机渗透垃圾分类的常识,如标识、垃圾的种类、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属于哪一类等。

活动4 好玩的瓶子和瓶盖

设计说明

将妈妈用完的化妆瓶(将化妆瓶洗净、晾干,保证安全)作为玩具。

设计目标

(1)幼儿玩拧瓶盖的游戏,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2)幼儿学会瓶身与瓶盖的分类、配对,感知瓶身与瓶盖的大小、颜色等。

设计建议

家里的许多物品都可以循环利用,改造成幼儿的玩具。如喝完的矿泉水瓶盖(瓶盖按大小、颜色、形状分类)、筛米游戏(一个筛子、大米和花生若干,幼儿可以筛出大米,锻炼幼儿精细动物和小肌肉发展)、舀水的游戏(各种量杯,感知和测量水的多少)、舀豆子(勺子和两种豆子,将一种豆子从一个碗里舀到另一个碗里)……

活动5 我会节约资源

图4-2 节约用水标识

图4-3 随手关灯标识

设计说明

幼儿家里有不同的标识提醒幼儿关紧水龙头、随手关灯和随手关空调。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节约用电和用水,节约资源;

(2)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责任感。

设计建议

节约用电、用水的标识可与幼儿一起制作,加深幼儿对此的理解,共同制定规则更有利于幼儿遵守规则。

活动6 我是小当家

图4-4 我是图书柜管理员

设计说明

在幼儿的玩具柜上标明责任人是幼儿。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一员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2)通过整理玩具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设计建议

家长可与幼儿协商,请幼儿管理自己的物品,如鞋柜、衣柜、图书柜等,标明幼儿的责任。

活动7 我来做标签

设计说明

幼儿学着通过绘画形式制作标签,并将标签贴到对应物品。

设计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绘画、手工、贴照片等形式制作标签,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小肌肉协调能力;

(2)加深幼儿对标签的理解能力和管理责任感。

设计建议

标识标签看着很难,实际上可简化标签的制作,如提供不同颜色纸块,引导幼儿用颜色对应。或提供照片、粘勾、瓶盖等,引导幼儿仅通过粘贴的形式形成物品与储物柜/盘/盒一一对应的标签。

活动8 图书的家

图4-5 图书我来分

设计说明

幼儿根据颜色、简单的数字将图书分类,不同类的集中存放。

设计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不同的颜色、数字把图书放好;

(2)取用方便;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做事的有序性。

设计建议

4岁以下幼儿可将绘本简单的分类放置,4岁以上的可考虑将绘本做好详细的标签或拍照作为标签。也可请幼儿自己设计各式各样的标签。

活动9 我来整理玩具

图4-6 我来整理玩具

设计说明

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按颜色、大小、功能一一分开并存储在适宜的储物盒里,不同储物盒也用不同标识分开。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习惯,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

(2)幼儿取用方便;

(3)节约空间资源,创设更好的家庭环境。

设计建议

家长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物品有哪些类别,并协助幼儿一起将物品分类,再决定每一类放在哪里。

活动10 先进先出好科学

设计说明

家长带领幼儿感知超市里食品保持先进先出的现象(生产日期在先的放在前面,生产日期在后的放在后面)。

设计目标

(1)让幼儿认识先进先出的概念;

(2)让幼儿明白食品的保质期,培养幼儿关注物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日期。

设计建议

家长还可带领幼儿感受乘地铁或公交车要让先下车的人下车,然后乘车的才能上车的现象,感知先进先出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活动11 我会管理时间

图4-7 中班幼儿璐璐一天时间安排表

设计说明

幼儿在家的一日作息安排表。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

(2)感知时间概念。

设计建议

家长可与幼儿协商作息时间表,越小的幼儿作息环节越少,越大的幼儿则应细化在家一日活动。当然,也不可强迫幼儿每日均按此作息安排活动,给予幼儿自主调节的空间。

活动12 每月精彩活动

图4-8 每月精彩活动做标识

设计说明

幼儿每月的外出或特殊活动均在日历上做标记,如生日、旅游、家庭聚会等活动。

设计目标

(1)引导幼儿每月自主计划活动,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和整体思维能力;

(2)引导幼儿回顾每月活动,培养幼儿总结与思考的能力。

设计建议

家长可以与幼儿协商,每周末或每月有哪些活动,想去哪里等,并在日历上做好标记,或采取其他方式记录,如绘画或书写汉字等方式。

活动13 清洁大扫除

图4-9 打扫卫生间

图4-10 清洁桌椅

设计说明

鼓励幼儿清洁自己洗漱后的卫生间。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清洁习惯和卫生习惯;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设计建议

家庭里可每周或两周设置家庭清洁日,与幼儿一起协商如何分工,并渗透打扫的步骤、技能。

活动14 检查书包

图4-11 整理书包

设计说明

幼儿检查自己书包的物品是否带齐。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做事检查的良好习惯;

(2)消除幼儿的不确定感,培养幼儿的安全感。

设计建议

家长可鼓励与帮助幼儿一起整理第二天上学的书包、衣服;或提醒幼儿睡前刷牙等,让幼儿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

活动15 我给植物浇水

设计说明

幼儿拿着喷水壶给植物浇水。

设计目标

(1)让幼儿观察积水的害处;

(2)加强幼儿对问题处理的经验。

设计建议

幼儿对给植物浇水有强烈兴趣,但不易控制浇水量,家长可在喷水壶上设置浇水的高低存量,防止幼儿浇水过多造成积水,影响植物生长。

活动16 整齐的衣柜

图4-12 整齐的衣柜

设计说明

将自己的衣服分盒叠好。

设计目标

(1)让幼儿学会自己叠好衣服并有序放到盒里;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设计建议

家庭里有很多琐碎的零件物品或小东西等,要善于利用各种分隔的置物盒放置这些物品,如女孩的头饰、妈妈的各种小化妆品。

活动17 统计我的玩具有多少

图4-13 我的玩具数量

设计说明

幼儿统计自己的玩具有多少,并做成存档总表。

设计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有哪些玩具,做到心中有数,可避免买同质的玩具;

(2)渗透观察能力、数量知识、颜色对应等知识。

设计建议

家长需要协助幼儿设置存档总表,帮助幼儿统计玩具的数量和种类。协商采取何种存档方式,如拍照片或画画或用汉字表示。

活动18 我会自己叠衣服

图4-14 幼儿叠衣物

设计说明

幼儿自己尝试自主叠衣服。

设计目标

培养幼儿自主叠衣服、袜子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设计建议

对于较复杂的步骤,家长可把步骤打印出来,给幼儿提供参考,如洗手、收拾玩具等。

活动19 讲卫生,好习惯

设计说明

幼儿经常修剪指甲。

设计目标

幼儿定期修剪指甲,加强幼儿对讲卫生的概念。

设计建议

家长应培养幼儿讲清洁、重卫生的习惯。包括刷牙、洗脸、餐前洗手、梳头、更换与清洗衣服、洗澡、如厕后洗手、修剪头发等。可设计一张总表贴在幼儿易看见的地方,加强幼儿的卫生概念。

活动20 吃饭我最棒

图4-15 独立吃饭

设计说明

幼儿自主进餐。

设计目标

(1)幼儿养成饭前洗手、坐姿挺直、咀嚼时不说话、不在菜盘里挑菜等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进餐礼仪。

设计建议

家人需要做好榜样作用,切不可单方面要求幼儿,自己却饭前不洗手等;也可以利用儿歌等渗透进餐卫生和礼仪的知识,寓教于乐。

活动21 我会找钥匙

图4-16 钥匙分类

图4-17 我会自己找钥匙

设计说明

家里钥匙(包括大门、房间的钥匙)一一对应。通过颜色对应、数字对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每把钥匙及对应开的门。

设计目标

(1)让幼儿学会分类、配对、颜色对应等;

(2)让幼儿学会取放合适的钥匙开锁;

(3)渗透安全知识,让幼儿学会在家时的自我保护。

设计建议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设计钥匙与门对应的标签,如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动漫人物、动物、家庭人物头像等。

活动22 空调往哪个方向吹

图4-18 观察空调

设计说明

在空调上挂上蓝色彩带,观察空调是否开启和吹的风速、风向。

设计目标

(1)锻炼幼儿的目视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通过观察蓝色彩带,即可知道空调是否打开及打开的方向;

(2)养成良好的节约用电的习惯,如出门需关闭电器。

设计建议

家庭里除电扇外,空调、冷风机等都可以挂上醒目颜色的彩带。

活动23 我会放文件

设计说明

家里的文件通过颜色标识按顺序摆放好。

设计目标

(1)幼儿通过颜色标识即可知道文件的取放,保证文件的顺序和正常使用;

(2)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目视管理能力。

设计建议

对有顺序的文件可采取简单的颜色管理,如果只需区分种类,种类内部之间没有顺序要求,可每种种类设置不同颜色,同一种类设同一种颜色,如绘本,只需对不同类别分类,不需对同一类别再分类,则可采取比较粗略的颜色种类分类。

活动24 找一找,哪里坏了

设计说明

幼儿主动发现家里有破损的地方,并贴上P牌。

设计目标

(1)自主寻找,并贴上P牌,有利于自我提醒小心受伤,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2)提醒成人及时修理。

设计建议

幼儿张贴P牌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幼儿回馈,鼓励和强化幼儿的行为,激励幼儿持续精粹管理。

活动25 睡前的精粹管理

图4-19 收拾玩具

图4-20 准备衣物

图4-21 整理书包

设计说明

幼儿睡觉前需准备第二天衣服和来园物品。

设计目标

(1)让幼儿收拾与整理物品,学会总结;

(2)准备明天所需物品,学会计划。

设计建议

睡觉前需要完成哪些事?每个家庭的事情可能都不一样,家长应与幼儿民主讨论睡觉前应该完成哪些事情以及为什么要完成,取得幼儿的同意后方可执行。在执行中,家长也需及时鼓励和强化幼儿的自我精粹管理。

活动26 家里的告示板

图4-22 家里的公告板

设计说明

在家里设置一个板块,记录家里的大事件,包括生日、游玩等。

设计目标

(1)让幼儿学习观察告示板,知道家里接下来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2)渗透认知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认识汉字和了解时间。

设计建议

刚开始设置告示板时,在告示板里写的事情需要告知幼儿,告示板可做提醒幼儿或供幼儿查阅的工具。当幼儿熟悉告示板后,可提醒幼儿每天去看告示板。告示板上的表达需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也能看得懂。

活动27 我是礼貌小榜样

图4-23 我是礼貌小榜样

设计说明

幼儿在家与长辈有礼貌相处,尊敬长辈等。

设计目标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提升其人际沟通技巧。

设计建议

与幼儿就不同的情境开展角色游戏,如扮演客人,幼儿应该如何接待自己、如何介绍家庭环境等。通过角色游戏,渗透礼仪教育。

活动28 危险标签我知道

图4-24 有电危险

设计说明

家电上贴有“有电危险”的标识。

设计目标

(1)了解不同的危险提示标识的含义;

(2)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设计建议

幼儿需要了解“禁止触摸”“禁止入口”“禁止攀登”“禁止进入”的标识含义。除了危险提示标识,家长和幼儿还可设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标识或标签,如各自的房间,可设置不同的风格表示这是谁的房间。家长还可借此契机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如火车站、地铁、出入口、厕所、红绿灯等。

活动29 按时上学我最棒

图4-25 按时入园

设计说明

幼儿在家尝试记录每周上学是否迟到。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按时上学好习惯,渗透不迟到的良好品质;

(2)感知时间的重要性,并能学会自制统计表和填写每天的上学记录(放学回家后在统计表迟到/准时一栏盖上名字章)。

设计建议

家长与幼儿一起制订上学统计表,并定期整合幼儿上学迟到与否的次数,加深幼儿的守时性。

活动30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图4-26 自主收拾玩具

图4-27 自主穿衣

图4-28 自主刷牙

设计说明

幼儿在家自主收拾玩具、穿衣和刷牙。

设计目标

(1)培养幼儿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2)激发幼儿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设计建议

与幼儿讨论家里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一起做,哪些事情可以帮着做,培养幼儿的分工意识、互助意识和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