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耶贝尔(1 / 1)

迈耶贝尔:德国出生的法国作曲家,原名贝尔·利伯曼·雅可布,七岁时即公开演奏莫扎特作品,有钢琴神童之称,创作了多部歌剧,代表作品有《恶魔罗勃》、《非洲女郎》等。

迈耶贝尔有一次在柏林排练他的歌剧《预言家》。进行到一场演唱咏叹调时,鼓师按照总谱上标明的piano(弱)进行处理,尽可能使鼓声轻柔。可迈耶贝尔觉得还不够piano,于是打断排练,指示鼓声不要太强。排练又开始了,迈耶贝尔又中断了,他喊道:“大鼓要更弱!”

重复多次的那位鼓师有些火了,他对同事们说道:“这个老家伙净是挑刺,现在我根本就不敲了!”

这个乐段又重新开始了,鼓师的眼睛紧盯住指挥。到了该他敲鼓的地方,他动也不动,把鼓槌停在鼓面上。“好极了,”迈耶贝尔喊道,“太好了,只是还要弱一些!”

* * *

1832年,一位衣着时尚个头矮小的先生在巴黎玛格达琳娜教堂附近租了一个阁楼,他付了三个月的房租,并给了守门人一笔不菲的小费。他对守门人说道:“我在等一位高个子客人,他黑面孔,嗓音粗大,他来了后我们白天在上面要工作好几个钟点。”守门人问:“可我不认识他呀?”租房人告诉他:“有一个暗号:‘我要见魔鬼去。’”随后这位租客就乘了一辆出租车离去。

守门人觉得这事奇怪,他倒要好好看看这个魔鬼。第二天早晨,新租客来了,他带着一个上面涂黑道道的大箱子,看起来像个棺材。两个钟头之后,来了一个先生,他说了暗号就上去了。下午近四点钟的时候,两个守门人怀着好奇心登上了楼梯,想看看上面发生了什么怪事。他们仔细倾听,里面两个人在对话,这是令他们毛骨悚然的对话:“鼓起勇气到魔鬼那儿去!”“我永远不可能变成魔鬼的。”“魔鬼比您想的要美丽得多。您会让坟墓中的死者活过来。”这两个守门人吓得牙齿发抖,跑下楼去,并立即到警察局报警。警官来了,他问两位先生是什么人。那位租房子的人微微躬一躬身,自我介绍:“我是贾柯莫·迈耶贝尔!”另一位没等警官发问就说:“我是尼可莱·普劳派尔·勒瓦瑟,大歌剧院的第一男低音。”警官说:“先生们,请原谅,你们的名字对我来说就是保证,不会发生任何不法的事情,但是那个愚蠢的守门人怎么会想到报警,说你们在这儿与魔鬼签约。”作曲家露出微笑,回答说:“事情是这样的。我在这里与勒瓦瑟先生研究我的歌剧《魔鬼罗伯特》中贝特兰这个角色。在旅馆里因为有众多的客人无法进行。可在这上面我相信我们就不会受到打搅!”

两个守门人受到惊吓,为此得到两张免费票作为补偿,去观看1831年12月15日《魔鬼罗伯特》的首演。

* * *

一位收集名人笔迹的女收藏家,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收集到迈耶贝尔的真迹,在她关于当代作曲家的收藏中,唯独缺少的就是迈耶贝尔的了。

她去求助巴黎歌剧院的院长,为她弄到这位享有声望的歌剧作曲家的手迹,诸如《胡根诺顿》、《非洲女郎》、《预言家》和《北方之星》的字样。歌剧院院长特别亲切地回答说:“遗憾的是我没有一封迈耶贝尔的书信,但请您明天来,您会得到您希望得到的几行字。”

在第二天,院长给所有报纸发去一份文稿,上写:“明天晚上上演《胡根诺顿》,雅克·弗洛门塔尔·哈莱维的一部歌剧。”很短几个小时之后,迈耶贝尔的一个仆人就扣响歌剧院院长的门,并递上了作曲家一封四页长的亲笔信,他以不容异议的口吻证实《胡根诺顿》是他的歌剧,不是哈莱维的作品。当然这个错误立刻就纠正了,而那位女收藏家的愿望也得到了满足。

* * *

迈耶贝尔的一个侄子到罗西尼那里,他给大师弹奏了他为叔叔的去世而写的一首葬礼进行曲。罗西尼耐心地听完,随后说道:“我觉得好像您死了,这首葬礼进行曲是您叔叔为您写的。”

* * *

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女在作曲家迈耶贝尔面前试舞和试唱,结束之后迈耶贝尔对她说:“对一个女舞蹈家而言,您唱得中规中矩;而对一位女歌唱家而言,您的舞还说得过去。”

* * *

一天清晨,当迈耶贝尔在钢琴前准备集中精力进行创作时,一个手摇风琴流浪艺人在他房前不停地演奏罗西尼的《理发师》中一个混成曲(Potpourri),这让他烦心透了。

终于他忍不住,向屋外大声喊道:“如果您马上离开,并在罗西尼房前摇一个钟头我的歌剧中的混成曲的话,那我给您五个法郎!”

“先生,我感到遗憾,”这个流浪艺人回答说,“可我不能这样做。罗西尼先生刚给了我十个法郎,让我在您的窗前演奏呢!”

* * *

迈耶贝尔在演出自己作品之前,喜欢没完没了地排练,弄得乐师们怨声载道,也弄得自己满腹牢骚。有一天他遇到罗西尼大声叹气。罗西尼问他:“您今天又为什么不痛快了?”

“大师,糟糕得很,所有的事都令我不快,我的头都要爆炸了。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迈耶贝尔诉苦说。罗西尼知道他刚从一场排练中回来,于是回应道:“我要告诉您,您为什么不舒服:您听自己的东西听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