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的力量——读张方白的油画《鹰》系列
在中国文化中,鹰是凶猛和力量的象征。画家笔下的鹰的形象通常都是力量的张扬,他们通常都突出鹰的眼、嘴、爪和翅膀等最具有力量特征的部分。不过,在张方白的油画《鹰》系列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鹰的这些特征部分,或者说鹰的这些部分并不承载它的特征含义,但它们仍然能够给人以力量的感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我们在众多以鹰为题材的作品中感觉到的鹰的力量是非常不同的。粗略地区分,可以得到这样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展示动物的力量;第二种是展示人格的力量;第三种是展示艺术的力量。
画家写实地再现鹰的形象,突出鹰的特征部分,就能给人塑造出一只充满力量的雄鹰,但这种力量只是作为动物的鹰的力量,当然它可以进一步表现人格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但不是必然能够表现人格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种执着于表现鹰的动物力量的绘画,很难成功地表现人格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
于是,我们会看到另一种以鹰为题材的绘画。这类绘画通过舍弃鹰的大部分形象,突出鹰的某个局部特征(通常是眼),而实现象征某种人格的目的。当然,展示鹰的动物力量的绘画也具有象征人格的作用,但我们只要将它与这类绘画进行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知道象征并不是它的突出特征。与展示鹰的动物力量的绘画全面再现鹰的形象不同,这类绘画为了强化象征效果,对鹰往往不做写实的再现,它们常常有意弱化鹰的形象整体,弱化鹰的动物力量,因为只有如此,鹰的某个局部特征所象征的人格力量才会凸显出来,才会成为抓住我们意识的主导部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展示动物力量的绘画与展示人格力量的绘画起象征作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展示动物力量的绘画让我们直接看见动物而间接想起人格,展示人格力量的绘画仿佛让我们直接看见人格而间接想起动物。我们甚至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略带一般性的规律:动物力量感越强的作品,人格力量感就越弱;人格力量感越强的作品,动物力量感就越弱。古代中国画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突出人格力量,他们通常大胆地牺牲或取舍或改变物体的形象。
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执着于展示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的绘画,往往很难展示艺术的力量。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难道有一种像动物和人格一样的艺术吗?或者说,难道艺术在这里可以与动物和人格并列吗?或者说,难道除了成功地再现了动物力量或成功地表现了人格力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以称作艺术的东西吗?要回应这些质疑,我们首先需要对艺术这个概念做点简单的澄清工作。我们至少有两种艺术概念,一种是评价性的艺术概念,一种是描述性的艺术概念。一个人不管以何种方式成功地再现了鹰的动物力量,都可以说他的作品是艺术,这里的艺术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如果一个人不经意间用傻瓜相机捕捉到一种最能体现鹰的动物力量的鹰形象,我们可以说他的作品是艺术,但他的作品本来并不是艺术,这里前一个艺术概念是评价性的,后一个艺术概念是描述性的;一个画家画出一只鹰的形象,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只鹰的形象既不能很好地体现鹰的动物力量也不能很好地象征某种人格力量,我们可以说他的作品不是艺术,但他的作品本来是艺术,同样,这里前一个艺术概念是评价性的,后一个艺术概念是描述性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术力量中的艺术概念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执着于展示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的绘画为什么难以展示艺术力量呢?以显示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为目的的作品,当然也可以显示艺术力量,但显示艺术力量并不是它的主要任务,我们有多种显示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方式,艺术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就像作品所显示的动物力量会遮蔽作品所显示的人格力量那样,作品所显示的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也会遮蔽作品所显示的艺术力量,因此,为了显示艺术力量,就要有意识地降低作品所显示的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于是,我们有了一种以鹰为题材的专门展示艺术力量的绘画,这就是张方白的《鹰》系列。
与以往所有以鹰为题材的绘画不同,张方白的《鹰》既不显示鹰的动物力量也不象征某种人格力量,因为他所画的并不是充满活力的鹰,而是鹰的标本。在鹰的标本的模糊形象中,鹰的所有力量都被消解了,它既不足以显示鹰的动物力量,也不足以象征某种人格力量,但正因为如此,它强制性地中止了我们关于鹰的各种想象而呈现绘画语言本身。我们看到了有力的线条、结实的形体、厚重的色彩和粗涩的质地,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雄浑苍茫之感。我们从《鹰》系列作品中所感觉到的力量,既不是直接来源于鹰的动物力量,也不是间接来源于鹰所象征的人格力量,而是来源于绘画语言本身,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说它们展示的是绘画艺术的力量。
这里的艺术力量中的艺术概念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但力量概念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是评价性的。说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语言有力量,这不仅是一个事实描述而且是一个价值判断,因为说一个艺术家的语言有力量无疑是对这个艺术家的一个莫大的褒扬。但是,可以因为莫扎特的音乐不如贝多芬的有力就判断贝多芬一定比莫扎特高明吗?可以因为南帖不如北碑苍劲就判断南帖不如北碑吗?可以因为婉约不如豪放有力就厚豪放而薄婉约吗?显然不能。但如果不能做这样的判断,那么艺术力量究竟是种怎样的东西?艺术力量更多地体现在艺术语言的穿透力上,更具体地说,体现在精神对物质的穿透力上。我说《鹰》系列作品体现了艺术力量,不仅因为这些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式的雄强、北碑式的粗犷、边塞诗人的豪放,而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精神性的穿透力,一种超出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的纯精神性的力量。如果说我们不能从《鹰》系列作品中读出某种具有确定内容的精神特性的话,那只是因为纯精神性的力量永远是一种非同一性的、否定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