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她用“美人计”抗日(1 / 1)

“标准美人”徐来和“中国近代歌舞之父”黎锦晖离婚,除两人年龄差距较大、徐来艳名极盛引发黎锦晖猜忌等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唐生明的出现。但徐来离婚后和唐生明在一起不只是儿女情长,甚至还参与了抗战期间的谍报活动,受重庆国民政府的委托到汪伪政府去卧底、策反、刺探情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劳。

唐家是湖南东安的一个世族,唐生明的祖父辈都在地方担任过一些重要职位,他的父亲在民国之后就任过湖南几个县的县长,后又任湖南省政府实业司司长,所以严格说他也算是当时的官二代。

唐家有四兄弟,唐生智是老大,唐生明是满弟(满弟在湖南话中是指最小的儿子)。唐生智在军界比较有名,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49年的时候,唐生智还参加过湖南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了大陆,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务,在国共双方都有较高的地位。唐生智虽是个军人,但终生信奉佛教,所以外号“佛教将军”。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当时国民党内部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放弃南京,转移到后方;一派是主张死守南京,其中便包括唐生智,且主动出任南京的卫戍司令长官。我们知道,南京保卫战的结局是很悲惨的,军事上的失败,唐生智负有重大的责任,此后便再没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唐生明比唐生智小8岁,比徐来大3岁。唐生明十几岁时在长沙第一师范就读,当时毛泽东就是他的学长。到20世纪50年代,两人再次在北京见面,有人问毛泽东记不记得唐生明,毛泽东说,那怎么不记得,当时他年纪小,晚上我都给他盖了好多回被子。

不到20岁,唐生明就到广州入读了黄埔军校。1926年,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汪精卫,二人都对他有恩师之谊。唐生明早期为国民党效力,后又去南京代表蒋介石与汪伪政府做斗争,1949年后又留在了大陆,从他的人生履历来看,也确实够丰富了。

1926年,唐生明参加了北伐,次年国共决裂,唐生明表示反对,甚至给秋收起义的共产党送了一车武器,因为起义的陈赓在黄埔军校是他的老师。在一系列的反复之后,唐生明后来又回到了国民党,在1930年担任了第八军的副军长,次年又当了南京军事参议院的中将参议,这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军衔。唐氏两兄弟还是很牛的,大哥是上将,弟弟是中将。

在南京军事参议院任职的时候,唐生明经常去上海,其间认识了徐来,并最终把徐来从黎锦晖手里抢了过来。

当时,上海国民党内部有个秘密组织,叫复兴社。复兴社有一个特务处驻地,位于上海的法租界,情报组长的公开身份是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少校侦察员沈醉,他与唐生明是终生好友。沈醉是湖南湘潭人,与唐生明也是老乡,同时他又是戴笠的手下,因戴笠与唐氏兄弟交好,自然他们的关系也不错。当时,上海正处于黄金十年(1926—1936),繁华又充满魅力,唐生明自然更愿待在上海,而不是南京。

沈醉有个女儿叫沈美娟,后来不但为父亲写了重要传记《我这三十年》,也为唐生明写了传记,第一版叫《风流特使唐生明》,第二版改为《风流秘使唐生明》。沈美娟从小就见过唐生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一直有交往。

根据她的描述,唐生明每次从南京到上海,戴笠总是让沈醉好好接待他,出格的事也没少惹,抢黎锦晖的老婆徐来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抗战初期,唐生明在南京待不下去,再加上父亲病重,便请假回去探亲,正好当时湖南常德警备司令职务空缺,便在戴笠的帮助下担任了这一职务。后来,戴笠把他们这一段的经历写了个回忆录,叫《福将唐生明》,内容很是生动有趣。

唐生明刚任新职不久,长沙就发生了文夕大火。当时日军只是打到了岳阳,但长沙守军慌了,想坚壁清野,就把长沙城一把火烧了,给百姓造成了无尽的创伤,引起全国轰动。事后,长沙的警备司令被枪决了。消息传到常德,与沈醉、徐来、张素贞一起吃饭的唐生明禁不住拍着脑袋说,幸好我在常德,不然这顿饭早就吃不成了。沈醉补了一句,常德的饭菜虽然比长沙差一点儿,但是安全得多。

唐生明虽然是个福将,但他的个性就像一个到处闯祸的蛮子,常常让朋友、上级、亲人十分惊讶。例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审讯汪伪政府的陆军部部长叶蓬。唐生明与叶蓬以前有些交情,认为叶被冤枉了,就多次到南京为叶蓬求情,通过沈醉找到了时任军阀局的局长徐业道。

在当时,如果一个人犯了杀人、强奸、贪污之类的刑事罪,有人为其求情还容易些,可如果是做了汉奸的,除亲人之外,很少有人敢为其讲情,毕竟,出卖民族利益是整个国人无法原谅的。但唐生明就敢这么做。当听到叶蓬要被枪决后,唐生明甚至大发牢骚,还找徐业道说他们枉法。

为了个汉奸,确实能看出唐生明很讲义气,但在这里却是用错了地方。不过,另外一件事更能表明唐生明的义气。

唐生明在桃源担任警务司令时,有天他自己开车带着两个卫士出行。路上的重要关卡都有汽车检查所,沈醉就是这个地区特务工作的负责人,主要防范的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有一天沈醉接到报告,说警备司令官唐生明自己开车过来了。沈醉以为唐生明有什么私事,赶过来后也没有多问。虽然情报系统归戴笠直接领导,但在地方上还是要听警备司令的,更何况这警务司令还是自己的大哥。

这时,沈醉看见从长沙方向开来一辆小车,唐生明上前看了一眼,马上对车里的人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把手一扬,让检查人员放行通过。沈醉不知车里是谁,但看到唐生明表情严肃,很有礼貌,猜想肯定是个重要人物,就赶紧打电话让后面的检查站做好准备,说司令要护送一位贵宾过境,你们不要拦阻问询,只管放行。

两个小时后,唐生明才回来,然后拽着沈醉一起回了家。到家后沈醉便问,刚才你护送的是谁?唐生明狠狠吸了几口烟,才用得意的口吻说是周恩来。沈醉当时就傻了,自己作为军统局派驻湖南常德桃源地区的一号人物,竟让周恩来就这样大摇大摆地从辖区过境,这要是被上级知道,可是要掉脑袋的。

何况唐生明也是国民党的地区警备司令,竟然放走了共产党的高层。唐生明说,周恩来是我黄埔军校的老师,其实也是你的老师。我什么样的朋友都交,不管什么主义不主义,只要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掉脑袋也不在乎。

说得好听些,唐生明这个人仗义;说得不好听,就是完全没有原则。在自己的管辖区护送周恩来,在抗战胜利后为汉奸叶蓬说情,他根本没想到中日之间、国共之间的矛盾,而只想到了这是我的朋友,我的老师,我要去帮助他们。

这种纯讲义气、帮亲不帮理的人,在友谊中确实非常让人喜爱。后来,国民党之所以派他去南京负责特殊的使命,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和人际关系。世间总有这么一种人,不管他干了多么荒唐的事,甚至大家认为他大逆不道、破坏原则,但依然会原谅他,甚至理解他,因为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干出这样的事。这样的人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应该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