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德罗·马里科(《海上钢琴师》的原著作者),写过一部小说叫《丝绸》。讲的是十九世纪中期,受法国丝绸商人所托,一位退役军人离开爱妻,赴日本购买蚕种,到日本后被一位贵族的小妾所吸引,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宿命一样的爱情还是开始了。小说里多次提到了丝绸,像一个隐喻,丝绸就是那微妙的情欲。

丝绸最先出现在中国,并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在古代,制作丝绸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块丝绸的获得,从养蚕开始,要经历缫丝、织造、染整、精练、漂白、染色、印花等复杂的过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养蚕人大多穿棉麻吧,一是因为丝绸昂贵,二是丝绸并不适合劳作时穿着。

丝绸也分很多种,每一种有它独有的特点,了解得越细,越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

素绸缎。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缎面光亮,手感滑爽,组织密实。视觉上有很自然的光泽,在触觉上手感柔滑、细腻,不会有毛糙的感觉,做睡衣很舒服。

欧根纱,也叫柯根纱。真丝制作的欧根纱比较昂贵,用来制作婚纱礼服等,有曼妙的童话色彩。我们偶尔也用欧根纱做柿子染和蓝染,制成裙装,与简单款衣服搭配,能起到强调女性特质的效果。

乔其纱。绸面上密布细致均匀的皱纹和明显的沙孔。质地轻薄、手感软、有弹性、透气性和悬垂性良,适合制作衬衣。

织锦缎。经面缎上起三色以上纬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手感丰厚,色彩丰富,适合做正式场合的礼服类旗袍。我们用它来做过马甲,有意想不到的帅气。

和古代相比,现代工业化给丝绸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效率,除了天然桑蚕丝,还有从植物纤维里提取的铜氨丝,质感和真丝差不多,是可自然降解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