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贯穿有线(1 / 1)

导图像用线串起一颗颗珍珠,只要是抓住所阅读文章的线索,找到作者在文章构思过程中,把一个个过程、一件件事、一个个人,用连线把它们联系起来,就能画出整篇文章的阅读导图。

例如,学生自学《丝绸之路》这篇文章,就绘出线性模式的阅读导图,课文描写了三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这条交通要道上,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丝绸之路

学生阅读《白杨》,画出导图,整体把握作者行文的线索是以白杨为线索,从画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呈现的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由此,一名学生画成的是一幅首尾相接的环状的阅读导图。

白杨

阅读《金色的脚印》,借助阅读导图来解读文本,让学生边解读文章边画阅读导图,感作者所感,用导图记录作者表情达意时所用到的表现手法,通过导图讨论和呈现自己多元化的阅读理解。

导图的应用正是顺应了学生理解过程的实际去引导,使许多问题无须老师讲解,学生也能直观、可见地解读,让作品中难点也都能迎刃而解。应用画导图辅助阅读,学生能更直观掌握文章内容的前后联系,直观认识文章线索、结构等方面的巧妙设计。这样的阅读经历,日积月累,还有助于促进学生今后写作有序,行文有线索。

各种写作顺序,行文线索如下导图所示:

例文:

我就是一道风景

张心之

风景,是美丽的化身。走在人生的阳关道上,只要永不言弃,自己必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站在家门口看蜗牛,看它一点一点地向上滑动,向着高高的围墙顶爬去。蜗牛的身躯艰难地蠕动着,在凹凸不平的墙上留下一长条痕迹。纵使前面的路再陡再难,它也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一步一步地向上。

我被感动了。向上的旅程让它历尽艰辛,可是它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屡败屡战、越战越勇。那条痕迹在太阳下闪着银色的光芒,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见证着成功的历程。

忽而,我想到自己,过去的路浸满着汗水,我可曾不是一步一步地走来?思绪飘回一年前转入新学校的情景。当第一次奥数考试成绩公布时,以往稳居第一的我却遭遇了滑铁卢,排名中下。拿到成绩单时,我咬了咬牙,这一次失败只能让我更加努力。面对别人的嘲笑,我心里想:“自己一定不能放弃奥数,有朝一日,我会再次强大起来!”

于是,老师身边总少不了爱问问题的我,家中老师的讲义也让我翻得几近破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慢慢提高,三个月后竟拿了一次第一名!惊喜之余,翻看往日的试卷,从五六十分到满分,上面印满了我的努力,印满了一个个不向困难屈服的我。在刹那间,我领悟到,这些成功的痕迹就像一道风景,美丽极了。

站在自己原本望尘莫及的目标上,我的目光又游移回那只蜗牛。它还在不断地爬着,只要坚持下去,它一定会爬上墙顶。我不正如那只蜗牛,困难前没有气馁,努力中不断提高吗?我会继续努力,让旁人看到一个坚强不屈的我。

我就是一道风景!在生活的历练中,我收获成功与美丽。

由此可见,小作者大胆地用“我就是一道风景”来作比喻,在画写作导图时,就虚线画出“风景线”这条线索,以此贯穿全文,写出自己的自信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

文章先不说自己,而是先描写蜗牛爬高墙的情形作引入,再由自己被感动逐渐靠近展示真实的自我的主题,最后“目光又游移回那只蜗牛”,回应开头,点出自己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我”。

用“风景线”为线索,巧妙的观察引入,巧妙的比喻手法,既突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又含义深刻,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