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1 / 1)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绘者:朱子霖

这幅导图是对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的分析,分别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结构、特点、思想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绘制。作者简介部分说明了作者的姓名、历史地位、所处时代环境与代表作品,方便大家进行定位。创作背景部分介绍了时代背景、事件以及作者本人的思想特点,有利于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体会,为更好地阅读、体会文章思想做好铺垫。结构部分介绍文章线索、写作顺序,依此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便于梳理情节发展脉络,体会情节安排的匠心,加深文章理解的程度。特点部分罗列了部分文言知识,说明了文章的写作手法,涉及文体的特征与作用。思想部分通过对文章表层含义的分析,表达出作者在所处的与文章描写截然相反的环境下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本图用一些小图标和小箭头标明了重点内容及其联系,便于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手法,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方便记忆整理归纳。

绘者:刘英辰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篇目,更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故而本思维导图将篇名和作者作为中心图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文章共分五个自然段,本图则是按“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故事发展线索进行划分的。

“发现桃源”分为“时间”“人物”“路线”,涵盖了文章首段和第二段的前半部分。“进入桃源”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陶渊明以清丽凝练、虚实相生的笔触,描摹出了渔人的奇妙经历。本图就从渔人之所见、所历角度,分出三条分支内容:自然风光、社会风貌、人际交往。特别是“人际交往”这一分支,导图完整呈现了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从初见,到受邀做客、侃侃而谈,停留数日才“辞去”的过程,力求真实还原文章所传递的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民风和桃源世代的来历。“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两部分作者用字简练,却令人回味无穷,本图也以极少用字力求契合文章精约传神之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