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掌握“说明”文字的重点(1 / 1)

目前文章写作的命题趋势朝向“附赠”说明文字,如果想要正确判读题目,“说明”文字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说明文字比较长,对文字掌握能力较弱的人而言,“说明”有时不但没有辅助的效果,反而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压力与排斥。

事实上,只要善用第一章所提到的思维导图“分类”技巧,将文字进行分类,必要时运用本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切割文字信息”及“找出文字关联”的原则,就能将一大段文字切割成几个更容易理解的小段落,从而减轻阅读时的压力。

以下,针对说明文字的重点掌握技巧,分成几点做说明:

1.先迅速略读全文再做分类

在阅读长串文字时,为了架构整体概念,建议先很快地略读过全文,第二次阅读时再来进行文字信息分类和找出关键段落的动作。

2.特别注意带有结束意味的标点符号

句号、问号及感叹号等可能带有结束意味的标点符号,非常可能暗示着前一个话题已经结束,另一个主题即将开始,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进行句子的分类。

3.在心中自问:WIIFM

阅读每段句子时都要试着自问:“这段文字在说什么?”这样才会更容易找到文字的重点。而这个部分往往是初学者最感到痛苦和最容易放弃的关卡,因为这牵扯到主动思考及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但只要锻炼一段时间之后,思考能力必定会大大提升。

4.为每个类别订出小标题

若有现成的词语,可以直接当作小标题使用,没有的话就自己拟新的。这个标题的作用有点类似整段句子的重点归纳,当你能用简短的词语为这类文字“命名”时,就代表你掌握了这段文字的重点。(此动作非必要,但可以尝试)

5.找出“写作方向指引”及“答题条件要求”

引导写作的说明文字,主要用意是在引导写作者思考,并且更明确地说明题目用意及答题条件,阅读时只要能找出“写作方向指引”及“答题条件要求”这两个会影响答题方向的信息,其他部分简单看过即可。

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题目的“写作方向指引”仅供参考,并没有强制要求写作者一定要朝这个方向书写,但部分题目的指引却有强制性,阅读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

6.若时间允许,可将分类后的重要信息画成思维导图

由于思维导图可以让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所以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将分类后的信息画成思维导图;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只绘出最重要的答题条件及写作方向指引;真的完全没有时间,就圈出提供这两个重要信息的相关文字并做编号,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以几个大考试题为范例,练习拆解说明文字。以下提供的答案均为参考,读者可以依据分类原则,试着找出不同的分类方式。

【范例一】面对未来,我应该具备的能力(2013年初中教育会考)

【说明】

即将毕业的你,将迈入人生新的阶段,遇到不同的挑战。面对未来,你认为自己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也许是培养专业技术、发展多元思考;也许是观察生活、了解周遭情势;又或者是学习包容与体谅、积极与他人沟通……这个能力可能是你此刻缺乏,也可能应该提前准备,以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请写出你面对未来时,应该具备的能力,并说明其中的理由。

分类参考答案:

?答题者现况分析:即将毕业的你,将迈入人生新的阶段,遇到不同的挑战。

?借提问点题:面对未来,你认为自己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

?写作方向指引:也许是(1)培养专业技术、(2)发展多元思考;也许是(3)观察生活、(4)了解周遭情势;又或者是(5)学习包容与体谅、(6)积极与他人沟通……

?答题内容揣想:这个能力可能是你此刻缺乏,也可能应该提前准备,以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答题条件设定:请写出:(1)你面对未来时,应该具备的能力,(2)并说明其中的理由。

分类后,再将所有信息绘制成思维导图。读者应该可以发现:类别?和?只是要导入正题前的前言;?和?则是引导写作者思考书写的方向,并没有强制性;真正非遵守不可的要件,其实是类别?所设定的两个答题条件。

【范例二】圆一个梦(2014年大学指考)

【说明】

梦,可以是憧憬、心愿,也可以是抱负、理想,只要好好努力,梦境往往也会成真。如能推己及人,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帮别人圆梦。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说、记叙、抒情皆可,字数不限。

分类参考答案:

①“梦”的写作方向指引:梦,可以是(1)憧憬、(2)心愿,也可以是(3)抱负、(4)理想。

②“圆梦”方式:只要好好努力,梦境往往也会成真。

③“圆梦”写作方向指引:如能推己及人,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帮别人圆梦。

④答题条件设定: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述、记叙、抒情皆可,字数不限。

进行分类后会发现,第①跟②点都是属于写作方向指引,所以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就能将两者合并为一类。

和范例一相同,范例二要特别注意的也是“答题条件设定”的部分,在这篇文章,除了要注意“圆一个梦”这个题目外,叙述中必须夹杂“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才算是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范例三】通关密语 (2014年大学学测)

【说明】

阿里巴巴能打开石门,是因为他知道“芝麻开门”的密语;烹饪高手能征服大家的味蕾,是因为他练就一身功夫,抓到美味的诀窍;演员能成功诠释某个角色,必然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深刻的领会。对于人生的考验,你是否也有自己的“通关密语”?请以“通关密语”为题,写下你找出“密语”而得以“通关”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体会。文字不限。

分类参考答案:

①举例:(1)阿里巴巴能打开石门,是因为他知道“芝麻开门”的密语;(2)烹饪高手能征服大家的味蕾,是因为他练就一身功夫,抓到美味的诀窍;(3)演员能成功诠释某个角色,必然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深刻的领会。

②借提问点题:对于人生的考验,你是否也有自己的“通关密语”?

③答题条件设定:(1)请以“通关密语”为题,写下(2)你找出“密语”而得以“通关”的过程,以及(3)其中的体会。(4)文长不限。

依据说明文字,在叙述当中,必要包含的是找出密语的“过程”及在过程中的“体会”,这样才算符合题目要求。

其实,说明文字给的信息都大同小异,试着多分析几则引导写作的说明文字,很快掌握信息重点就会变得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