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启动心视野,认识思维导图法(1 / 1)

在正式让思维导图成为写作的重要“辅具”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对思维导图法有基本的正确观念。

“思维导图很简单,就是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每个人的心智地图不同,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不大相同。所以,不要管一大堆规则,只要自己能理解就好,别人看不懂或读不懂别人的思维导图很正常。”这是不少人对思维导图的看法。事实上,这种概念似是而非。

因为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是一种方法,所谓“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或过程;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工具,所谓“工具”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或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东西。

思维导图是一种兼具逻辑与创意的工具,虽说每个人所认知的重点、拥有的知识不尽相同,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对于重点的掌握应不至于相差太多。再说一张概念正确、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只要阅读者对思维导图的基本原则,以及该张思维导图所要讨论的中心主题有初步认知,应该就能大致读懂绘制者要表达的重点及内容。一张只有绘制者自己才看得懂的思维导图,不是阅读的人不懂思维导图法,就是绘制的人基本观念错误。

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图法观念,不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他人绘制的思维导图,同时也能强化我们逻辑思考的能力,而后者,是我们在写作上必须具备的重要利器。

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读者“阅读”“绘制”,甚至在脑海中“想”出一张思维导图的能力。

为了避免观念的淆乱,本章分为“基本概念篇”和“进阶运用篇”两部分。“基本概念篇”介绍思维导图绘制的原则;“进阶运用篇”则说明思维导图可以如何活用。而无论是“基本概念篇”或“进阶运用篇”,它们所介绍的内容都将紧扣后面提到的写作技巧,读者可以在阅读后面章节时,再翻回本章做概念的对照与厘清。

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些概念虽然都是正确的“原则”,但俗话说“凡有规则必有例外”,当我们在绘制以便利或省时为前提的简易思维导图时,只要不违背逻辑分类的大原则,部分小细节(如插图、美工、色彩变化等)是可以省略及随情况进行弹性调整的。

准备好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开启“心”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