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日(1 / 1)

山居普陀 蒋瞰 641 字 9天前

今日出梅,结束了长达50天的梅雨,真的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早晨7点半我下楼时,几根主要晒被绳上已经挂满了被子床单,多是要赶8点班车上班的勤劳的人。我也不急,接下来有的是暴晒的日子。

除了每天换洗的衣物,床单被子,柜子里的秋装有了霉味,鞋盒里的鞋子全是霉斑点,要全部腾出去经过太阳消毒。真恨不得把屋顶卸了,让屋子在太阳底下暴晒。

梅雨一过,山头也爽利起来,热归热,热得透气,无非就是出汗洗澡,洗澡出汗。

又落了几天雨,雨水让土地和草木吸走了。门外,路边的松、杨、宫槐都油亮了,蓬勃焕发。蛙鸣、蝉鸣盖过鸟叫,这就是夏声了。

而且,因为海洋气候,普陀山的夏天最多只能算是“晒”,只要不把自己暴露在强光里,在树荫底下安静一会儿就凉下来了。

在这样明媚的夏天里,刘喆要来普陀山,她的民宿品牌“朴宿”将要参与管理后山的“浣花谷”,并更名为“朴宿·在普陀”。

我在五月初的时候慕名去过一次浣花谷,因为有人在我的订阅号后台留言,反驳我说的“普陀山少有真正的民宿”。那位读者,估计是销售,在留言里将浣花谷描绘得若世外桃源般迷人。

浣花谷在后山,也就是地图上普陀山的西面。东面面海,西面则阴,少有景点(只有一处民间的白云古洞),香客更是不会大老远环岛过去。春天的时候我曾经走到过路口的国家电信,实际上,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浣花谷了。

第一次印象不好,甚至很差。

5月开始,普陀山一直被潮湿围绕,浣花谷也不例外,加上植被茂盛且非大人流之地,蚊虫也相应“自由茁壮”。才到门口,我就开始被叮咬。

走进院子,不见一人,只有潮湿的味道,见一女子在二楼露台梳理她那一头长发,便问是否可带参观。万万没想到,姑娘冷冷地回“天太潮湿,你们进进出出会把房间弄脏”,一时语塞。还是朋友反应快,说了一个他们某位合伙人的名字,也不奏效,姑娘直接说“我们生意很好的,住满了”,真的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被这服务“折服”,结果包里的小本本也白带了,预留的喝茶聊天的一个小时也没用了。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反正普陀山无奇不有。没多久就在刘喆朋友圈看到她们接管了浣花谷,并更名为“朴宿·在普陀”。

很喜欢“在普陀”这么直白好记的叫法,朴宿后来的路线,也沿用了“在××”。

刘喆来普陀山的时间一直都在变动—她现在在各地都有不少项目,而且青岛到普陀山不算太方便。

出了梅的普陀山有着用不完的阳气,一扫前几个月来每个细胞里都喷吐出来的潮霉味。新上任的朴宿团队专业很多,管家们抱着开放的心态,向客人介绍每一个房型,并秉承普陀山上的优良传统,进屋喝一口茶,来的都是客。

朴宿共11间客房,层高都不高,因此将床做成榻榻米的居多。和黑色外墙相应,床品也是深墨色。空间有富余的房间,就隔出一间打坐房,配上茶台。喜好多因个人口味,但朴宿确实是普陀山不多见的新派民宿,是否能称“开启新风格”还说不好,毕竟普陀山上现有的民宿都还很赚钱,无须改变。

那天下午,我们用生普来消化荷花酥,又用一碗冰镇绿豆汤来消暑。屋外日头正盛,照在绿叶上透着光亮,洒下一地光影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