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生活,没点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难待得住(1 / 1)

山居普陀 蒋瞰 419 字 9天前

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连日来的狂风终于停了,太阳火热,适合洗晒。我央唯一有洗衣机的小裘出门前别锁门,我要把冬春的毛衣长裤居家服,以及床单被褥桌布集中清洗。

去他所在的楼层时,在一楼公区遇上了酒店保安,他在读一本竖排文小书。而在之前,我就知道,这位保安是个多面手,会书法,懂算命,偶尔还写诗,颇有点寺院扫地僧的味道。因为我们不住同一栋楼,加上他又要值夜班,碰到机会不多,每次遇到他都在读书。

无论如何,人永远是最生动的。我喜欢那些在山里静静过着自己日子的人,喜欢读书的保安、懂中医的车夫、会钓鱼的老林、每天清晨在菜地里忙碌的房东……因为,如果只是活着,多没意思啊。

趁着洗衣机运转的空当,去山下买菜。天是真的热了,两个上下坡已经汗流浃背。这是山里的初夏,香樟树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枝繁叶茂正好用来遮天蔽日。朱淑真写初夏时光“困人天气日初长”正应景,吃完饭该去打个盹儿,歪着或是躺着。

每年这个时节,我们收获自然的芳香,比春天悠远,比秋天积极。普鲁斯特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他每次闻到玛德琳饼干泡茶的味道就会无法自拔地陷入童年往事的回忆中。而我们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夏日芬芳,哪怕闭上眼睛,塞住耳朵,仅凭记忆,都能让熟悉的果木气息和气息下的场景重现于此刻。这大概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有树的地方,即使清贫,也是富裕而充满想象力的,走在路上有安全感,有种置身于宫崎骏的夏天,或者镰仓海岸的错觉。而龙沙—明晃晃的日光火辣辣地投射在路上,仿佛穷途末路了。

山里的生活,没点儿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难待得住的。完成了路线、景点的清单,还有古树和动物,寺院开了后还会有源源不断有意思的人。

某天清晨醒来,坐6点40分的酒店班车去酒店,吃个早饭又一个人走回来。可是,多难得啊,这是夏天清晨简短的温柔时光,空气里有湿润的热气,海水波光粼粼,我还没见过这么早的普陀山,我甚至想,以后就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白粥腐乳。

你好啊,夏天,我也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