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制,建立起懂得感恩的团队(1 / 1)

从“感谢总量”的角度进行思考

“谢谢”是一句拥有魔力的语言,具有提高部下的工作热情和自我肯定感的效果。

我在举办培训时经常会问:“你在过去一周之内,对部下说过‘谢谢’吗?”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会回答:“有。”

但当我问他们的部下:“你认为上司及时对你说‘谢谢’了吗?”绝大多数的人回答都是:“没有。”

会出现这种偏差,是因为管理者对部下传达感谢的情况,和部下希望得到感谢的情况存在差异。

上司说“谢谢”的时候,大多是在部下完成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对其表示感谢。也就是像打招呼一样的“谢谢”。

而部下希望得到的“谢谢”,却是对自己默默付出的努力的感谢。比如,部下主动擦干净了会议室的桌子,看到卫生间手纸用完之后及时进行了补充。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因为这些事情得到上司的感谢。

但参与型管理者因为需要经常出去跑业务,要想对部下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身为管理者,你必须建立起一个即便自己不在也能让部下得到感谢的机制。

我推荐的方法是,下意识地创造成员相互之间进行感谢,以及让客户对员工进行感谢的机会。

我将这种方法称为“将感谢总量最大化”。

请看下面的插图。

建立将感谢总量最大化的机制

这是员工从管理者、同事、客户这三者获得感谢的机会。

具体怎么做呢?

①管理者增加感谢机会的方法

·对职场进行观察,发现每一处细微的变化

·向其他成员询问某个成员的信息,寻找对其进行感谢的机会

·通过“信息共享表”来寻找感谢的机会

·在团队内部设置表彰,对努力工作的人进行褒奖

管理者在寻找感谢机会的时候,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平时容易忽略的小事上。

②增加从同事处获得感谢机会的方法

·同事之间对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表示感谢

·导入感谢卡机制

·每一次开展业务都重新进行编组

感谢卡就是写着感谢语言的小卡片,一般用来送给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可以直接交给本人,也可以贴在职场的墙上。

此外,职场内难免会出现小团体。

员工打破小团体的壁垒相互表示感谢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应该在每次开展业务时都强制性地对人员重新进行编组,增进成员相互之间的交流。

对现有的团队定期地进行洗牌,组建临时的项目组,就可以经常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

在增加同事相互之间的感谢时,不能只让特定的几个人相互之间进行感谢,而是要让更多的人都参与进来。提高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关心,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③增加从客户处获得感谢机会的方法

·在信息共享表中增加“客户的期待与感谢”的项目

·将各个成员从客户处收集到的感谢之声,在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上共享给大家

创建一个让团队全员都能获得客户反馈的机制非常重要。

通过共享客户的感谢之声和期待(不足之处),可以帮助团队发现新的课题。

只要像这样下意识地建立起增加感谢总量的机制,即便你不在现场,部下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感谢之声。

Point

“谢谢”是能够提高部下自主性的魔法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