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5 不仅要完成工作,更要引发团队的革新(1 / 1)

参与型管理者有什么优势

把工作分配给部下,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创建自主运营型团队。

对于参与型管理者来说,仅仅完成上述目标仍然不够。

参与型管理者应该凭借自己对现场的了解,尝试全新的挑战并取得成果。

参与型管理者应该尝试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①不仅满足顾客的期望,还要尝试提供超出顾客期望的服务

②对部下给予更高的期待,让部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尝试挑战的时候,参与型管理者具备两个优势。

第一个是连专门管理者都羡慕的绝对优势,那就是参与型管理者能够身临其境,而专门管理者只能通过数据和报表来了解现场情况。

第二个是产生出新的想法和创意之后,参与型管理者能够立刻在现场实践,不必像专门管理者那样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汇报或者会议讨论才能开展行动。

利用在现场的优势找出“全新的胜利之道”,正是参与型管理者最应该做的事。

找出从数据中看不出来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只有身在现场的参与型管理者才能完成的挑战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三不”(不满、不安、不便)作为突破口。

比如,某客户管理系统公司的案例。

回访显示,客户企业对该企业的售后服务满意度极高,都表示“没有问题”。不过这些回访都是在系统安装不久之后进行的。有一位参与型管理者仍然对客户的使用情况感觉不放心,于是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负责的客户又进行了回访,询问系统使用起来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结果得知,客户企业在导入系统一个月之后,有些员工因为搞不明白使用方法,不得不询问同事或者查看说明书,甚至有的功能一直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位参与型管理者对此产生出了极强的危机意识。因为他负责的客户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导入了这个系统之后,一线员工表示用起来太复杂了。”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在客户企业导入系统三周之后,打电话过去询问使用起来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结果在做了进一步的回访之后,果然有许多客户企业都提出了需要详细指导的要求。

像这样找出从数据中看不出来的问题,并立即采取对策,是只有参与型管理者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管对象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都要以“三不”作为突破口去发现问题。

除此之外,一定还有许多参与型管理者能够尝试的挑战。

参与型管理者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尝试

Point

不满、不安、不便是参与型管理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