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儿童分析技巧(20)(1 / 1)

[92]亚伯拉罕曾告诉我,他在分析一个十二岁男孩时主要使用的是“邮票语言”,谈论的话题都是诸如从邮票上撕下来的小角这样的细节。这成为他剖析男孩阉割情结的重要工具。

[93]参见第四章。

[94]比尔是个紧张、拘谨的孩子,有很多神经官能症症状。对他的分析只进行了三个月,共45个小时。从分析六年后的情况看,他的发展相当不错。

[95]很多分析显示,骑自行车象征**与**。在《早期分析》(1923)一文中,我曾指出球类与自行车的象征意义即为阴茎,我也更为充分地讨论了不同种类的运动与力比多幻想(libidinal phantasies)之间的象征关系。因而通过处理这些运动的象征意义,将之与病人的情感状态联系在一起,分析师便能够了解他们的力比多幻想与攻击幻想,以及这些幻想带来的罪疚感。

[96]对路德维希的分析原本只是防御性的。他的确常常抑郁,但性格并不怪异。他不太喜欢陪伴,非常安静和孤僻,和兄弟姐妹关系不佳。但是他的社会适应性比较正常,学习也不错,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差错。他的分析一共进行了190次,治疗结束三年之后,这个看上去正常的男孩经历了本质上的变化,甚至不知道他曾进行精神分析的外人也发现了他的变化。例如,分析发现他不喜欢去剧院与电影院,与他严重抑制的求知欲有关,虽然他的功课还算不错。当这些抑制被移除之后,他心灵的疆域变得更加宽阔,智力上也有所发展。我们也分析了他强烈的消极态度,使他发展出多样的活动兴趣。他对兄弟们的态度也变好了,社会适应的能力也有所增长。这些改变和其他改变一起,使他成为一个更加自由、平衡和成熟的人。虽然这些改变可能并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它们引起了更深层次的改变,这对他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变得更为活跃,他的性取向也发生了改变,异性恋倾向变得更强烈了,并且他也除掉一些可能会干扰未来性能力的障碍因素。并且我们发现,他的抑郁其实伴随着自杀的想法,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更加严重。他不喜欢陪伴的孤僻个性,来源于对现实的坚决逃离。深入分析显示,这些都只是这个孩子遭受的部分困难而已。就此我想指出,一个看起来正常的孩子可能经受着严重的困难(比如英格的案例)。这个分析经验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有时我们会惊愕地发现,看起来很正常的人突然患上了神经官能症,或者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在那些没有患病的人中间,他们智力抑制和性抑制的程度,以及缺乏生活乐趣的程度,只有通过专业的精神分析才能被测量与评判,而对正常的成年人的治疗也印证了这一点。

[97]德文原版中使用了模棱两可的斜线,作者的意思可能是指后来提及的一个年龄较长的朋友。——译注

[98]参见琼·里维埃(Joan Riviere)《作为面具的女性气质》(1929).

[99]我做这方面解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探究孩子刻意隐藏的事(例如**),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她。我是想要找到与**(或别的症状)相关的罪疚感的源头,从而减轻这种罪疚感。

[100]事实上,伊尔莎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她确实还算热爱阅读,但并不在意读的是什么书,读书主要是她回避现实的手段。

[101]参见福卢格尔(J.c.Flugel)的《服饰心理学》(1930)。

[102]艾尔拉·夏普(Ella Sharpe)在《历史题材幻想》(1929)一文中描述了一个成人精神病患的例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从病人感兴趣的历史题材中获得分析素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病人的深层心理世界。

[103]参见费伦齐(Ferenczi)的《论被动幻想》(1924)。

[104]Kurfürstendamm是柏林的一条主商业街。——译注

[105]在我的论文《儿童力比发展中多学校的角色》(1923,《克莱因文集Ⅰ》)中,我就不同的学习领域讨论了抑制的意义。

[106]分析两年半以后,尽管外部环境有诸多困难,她仍旧发展得不错。

[107]在第七章中,我们会从其他的角度更为详细地讨论这一关系。

[108]参见第二章。

[109]在很多案例中,我不得不在治疗三到九个月后,因为外部原因中断分析对这些孩子(三到十二岁之间)的分析。我发现与初来时相比,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显得没有那么焦虑不安了。在第二章中我业已谈过莉塔、楚德和鲁思的案例,这里我要介绍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案例,他初到我诊室时很明确地认为有人给他下毒。六个月后,他不得不因出国而停止分析。那个时候他的整体状况已经有了好转,他怕被毒害的恐惧也减弱了。(在治疗结束后两年半,我再度听说他的近况时,他的进步还能得以保持。)而且在这些案例中,孩子们自己能感觉到病情好转了。虽然由于分析的中断,我们不能进一步治疗孩子的神经官能症,但据我判断,分析至少减少了孩子今后罹患精神病或严重的强迫式神经官能症的风险。我可以确定,我们在解决孩子心灵深层焦虑上跨出的每一步,即便多么微小,即便不能完全治愈他们,至少也能够给孩子的状况带来改善。

[110]我将在第九章中讨论婴儿期进食障碍问题中潜在的焦虑本质。

[111]收录于《克莱因文集Ⅰ》,1923.

[112]参见瑞奇(Reich)的《人格的塑造及童年期的恐惧症》(1930)。

[113]参见我的论文《论抽搐的心理起因》(1925)。我曾指出,抽搐通常被视为某种障碍的症状之一,这种障碍隐蔽地植根于内心。

[114]《克莱因文集Ⅰ》。

[115]比如,有些案例中会出现百日咳,在短时间的暂停之后,分析治疗会重新开始。我发现第一周时,儿童会咳得越来越厉害。第一周之后咳嗽次数会急剧下降,康复的速度也比平常快好多。在这些案例中,咳嗽潜意识中被赋予了意义,每一阵咳嗽代表了严重的焦虑,而焦虑反之更加刺激了咳嗽。

[116]这个观点我提倡了许多年,最近得到了许多有力的支持。弗洛伊德(Freud)在他的著作《世俗分析的问题》(1926)中提到:“自从我们学会如何仔细观察和敏锐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官能症对儿童而言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而不是意外现象,就如在婴儿期的天生特质向文明社会发展的路上,这几乎是无一幸免的事。”

[117]参见妮娜·塞尔(N.M.Searl)的《逃到现实》(1929)。

[118]参见厄娜的分析(第三章)和埃贡的分析(第四章)。

[119]参见路德维希(第五章)及英格的分析(第四章)。

[120]这个假设同样有事实根据:在我经手的很多案例中,儿童成功完成了从一个发展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在有些案例中,这种转变甚至发生在青春期,或者是青春期到成人生活的关键转型期。

[121]对大一点的儿童来说,我们也必须同样大幅度降低他们在学习和互动游戏上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