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隋炀帝,人们都还记得评书《隋唐演义》中的形象,以及相声《八扇屏》中的段子:
即便这些罪名不完全属实,也减少不了人们对隋炀帝的争议。他将隋朝折腾得二世而亡,同时他做的一些事情也算功泽后世。
杨广为什么成为了一个矛盾人物?我们从他小时候说起。话说杨广生于北周天和四年(569年),《隋书》记载,杨广“美姿仪,少聪慧”。
当时,杨家在北周的权力体系中,排位并不靠前,杨广的爷爷杨忠只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前面还有八柱国。
凭借着独孤家族的关系网,杨坚靠近权力的核心圈,并成功把大女儿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以外戚身份执掌国政,最终才得以废周立隋。
杨坚建立隋朝之后,作为次子的杨广也发达了,20岁当上了兵马都讨大元帅,带队南下进攻陈朝。
灭掉陈朝后,杨广回并州防御突厥,陈朝旧地交给了秦王杨俊管理。谁知,此时江南出现了叛乱。
隋文帝将杨广调至扬州任总管,并命越国公杨素带兵镇压。杨广和杨素剿抚结合,彻底平定江南,这让杨广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
史载杨勇此人“性宽仁和厚”“参决政事,颇有见识”,而且他本身也是嫡长子,所以在先天条件上,占有先机。
在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主要有三大势力:让隋朝起家的关陇贵族、北齐旧地的山东士族、江南士族。隋文帝很清楚,想要驾驭天下,必须处理好三大势力的关系,所以在统一全国之前,就进行了部署谋划。
杨勇的婚事可谓是政治联姻,对方是关陇贵族元孝矩的女儿。平定北方后,杨勇多次奉命出镇北齐旧地,身边也有不少有山东士族背景的大臣。可杨勇跟山东士族关系密切,却冷落元氏、不重视关陇贵族,这让杨坚和独孤氏很不满。
另一方面,杨广娶的是江南宗室女萧氏,在镇守扬州期间,杨广笼络江南士族,同时和关陇贵族杨素、宇文述关系甚好,又和朝中有山东士族背景的大臣裴矩、薛道衡等人拉关系,可谓八面玲珑。此外,杨广还以“仁孝”哄母亲独孤氏。
所以,从平衡派系的实力上讲,杨勇已然落后了一大截儿。同时,杨广还瞄准了支持杨勇的重臣—高颎,而他的撒手锏就是母亲独孤氏。
高颎坚持公心,反对废嫡长子杨勇的太子之位,从而遭到了杨广的嫉恨。同时隋文帝因为“偷腥”的事,把独孤皇后得罪得不轻。
高颎被罢相,太子杨勇也在开皇二十年(600年)被废囚禁,披着仁孝外衣的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太子的宝座。但几年之后,杨广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原因就是“弑父**母”。
其实,关于隋文帝的死因,至少在《隋书》的《帝纪》中,并无杨广弑父的记载;有关于杨广弑父的记载,多出于《隋书》的《列传》,以及唐人的野史小说《大业略记》《通历》。
至于**母的记载,的确见于《隋书》的《后妃传》,主角就是宣华夫人、容华夫人。但某种情况下来看,这种风俗似乎可以说是北方游牧民族遗存下来的,考虑到隋炀帝的游牧民族血统,这也不是很奇怪。娶后母影响更大的,应数后来的唐高宗。
唐高宗娶了自己的后母。唐高宗死后,其后母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
隋炀帝继位之后,马上矫诏,收捕反对自己的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然后赐死废太子杨勇,除去了这颗“定时炸弹”,杀兄的罪名算是坐实了,不过他并没把嫂子收入后宫。
杨广继位之后,接手了父亲维系了二十多年的江山,府库充盈,所以他把年号定为“大业”,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伟大事业”:营建洛阳,开凿运河,建设粮仓,修筑长城……
隋炀帝的大业在此时已经达到了高峰,从西域到突厥乃至南洋,万国来朝。但隋炀帝并不满足此时的功业,还要继续开拓疆土,结果这使他的大业走向了反面。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件事,巡幸江都和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巡幸江都,实际是为了安抚江南,加强南北的融合和团结。但同时隋炀帝也有对江南士族的炫耀和震慑的心理,所以两次巡游江都可谓极度奢华,民力已经被隋炀帝的大业“折腾”到了崩溃的边缘。
接着,隋炀帝又东征高句丽,这次隋炀帝动用了绝对优势的兵力,本打算不战而胜,结果遭到了高句丽的激烈抵抗。隋军的后勤支持不住,最终全线崩溃,三十余万陆军,只剩不到三千人返回。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人民来讲,动用军队,就意味着无尽的劳役、兵役。因此,以征讨高句丽为导火索,隋朝各地开始出现了农民起义。
然而隋炀帝并不以为意,一边镇压农民起义,一边再募骁果军,御驾亲征,第二次攻打高句丽。可没想到,前线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后院起火了!
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关陇贵族,他对于父亲之死和隋炀帝放弃“关中本位政策”极度不满,这次负责隋炀帝的后勤,干脆造反了!可杨玄感军事才能有限,此次造反很快归于失败。但隋炀帝的二征高句丽也没戏了,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然而隋炀帝还是一根筋,又纠集了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这次高句丽也军力疲弊,干脆遣使乞降,隋炀帝算是得到一次名义上的胜利。国内的局势已然乱成一锅粥,隋炀帝的御驾竟然在邯郸遭到农民军的袭击,天子御马被劫。
此时的隋朝,已经从几年前的全盛变成了一个烂摊子,各处都有农民起义,边疆的突厥各部也蠢蠢欲动,又传出谶语“李氏当为天子”,隋炀帝杀了关陇贵族集团不少李家成员,造成了关陇贵族集团大分裂。
面对自己造成的烂摊子,隋炀帝已无力收拾,只能带着近臣和自己最后的武装—骁果军,三巡江都,实际是想效仿当年东晋南渡,给自己留条后路。
可他没想到,亲戚李渊此时叛变,率兵直取关中,端了隋朝的根基。而骁果军多为关中人士,他们因思念家乡逃亡不断。隋炀帝试图用铁腕加以控制时,反而激发了兵变。最终隋炀帝被近臣宇文化及缢死于江都。
隋炀帝死后,极尽凄凉,连棺材都找不到。最后是皇后萧氏和宫人拆床板为棺材,将其葬于江都行宫。唐朝平定江南后,终于把隋炀帝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2013年4月,扬州一处房地产公司无意中发现两座古墓。经专家考证,这就是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的合葬墓。而有趣的是,发现隋炀帝墓的房地产公司老总,跟杨广害死的哥哥同名,也叫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