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等你·(1 / 1)

昨夜星辰 高盛元 625 字 8天前

张乔的这首《河湟旧卒》写了一个在黄昏里吹笛的老兵: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少年随将讨河湟”,年轻的时候跟着将领去征讨失地,“头白时清返故乡”,可是等到时局安定了、头发白了之后才回到家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一生就交待在战场上面。

“十万汉军零落尽”,曾经和他一起去打仗的那些战友,现在已经回不来了。我们前面讲过许多和战争有关的诗。“汉月高时望不归”,“万里长征人未还”,“五千貂锦丧胡尘”……战争就是这样,“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独吹边曲向残阳”,夕阳下,一个老人,吹着一首边地的曲子。可能当年在边地,每次这样的曲调响起来的时候,他都会意识到自己是这里的陌生人,他都会想起自己遥远的故乡。可是当他年老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在夕阳下却又吹起了边地的乐曲。为什么呢?

我们会发现,人的记忆其实是附着在很多东西上面的。比方说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写《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主人公吃到一块小玛德莱娜点心,很多的回忆就奔涌而来。还有比方说一首歌曲。有时候我们会单曲循环一首歌,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听了。但是有一天偶然听到,当时单曲循环的那一段记忆,那段时光的情绪、气氛、味道就全都回来了。

老人吹这首曲子,其实是在纪念他在战场上付出的、已经离他而去的青春。他是在纪念他的战友,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战友。所以当他不断地吹起这首曲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走进曾经的那些记忆。

这首曲子有一个背景色——夕阳。我们在讲怀古诗的时候提到过,夕阳经常作为一种背景色出现在怀古诗里。夕阳其实是时间的颜色。夕阳既和时代的沧海桑田有关,也和个人青春的消逝、生命的衰颓有关。诗人写到这个老人“独吹边曲向残阳”,其实也是在写这个老人进入到了自己生命中的黄昏。他也会像夕阳一样缓缓落下,他也即将走向那个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终点。

所以我们会发现,夕阳也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终结的象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你不要以为诗人只是单纯地在写春天和冬天,他是在写一个人从自己生命的春天走向了生命的寒冬。这首也是这样,一个少年从带着希望的、带着活力的朝阳时刻,走向了自己生命中的夕阳时刻。

我们都知道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一个民族的神话常常包含着这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迫切地想要留住那个不断下沉的太阳,我们迫切地希望它停在这一刻。你不断地去追赶,可是它下沉的速度比你奔跑的速度要快得多。时间是留不住的。

这里面隐藏着的是其实我们对于时间的焦虑,隐藏的是我们对于死亡终将到来的不安和恐惧。夸父终究没有追上太阳。我们试图去留住时间,可是时间不会等我们。夕阳最终是会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