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孩子都会有崇拜的偶像,这是成长的需求。因为身体和心智的快速成长,他们内心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和外部世界对他们的要求往往处于冲突的状态。他们发现,前一刻刚建立起来的信念,瞬间就会被外在世界的变化粉碎,可又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该去的方向。明星头顶的光环以及公众对他们的热捧会让孩子暂时找到心灵归宿,觉得那就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于是纷纷追逐和模仿。但过一段时间他们又会转移对象,因为心理上的冲突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孩子们特别需要同伴的认同。如果周围的同龄人都在追星,都在看明星们参演的电视剧、电影,只有他一个人不看,就会有种被孤立的感觉。为了能和朋友找到共同话题,融入伙伴之中,有些孩子“不得不”追星和追剧。
时代不同了,偶像崇拜也发生了变化。然而无论何时,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大多是公众人物——过去,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的是国家领袖、科学家,如今,因为媒体传播等原因,孩子们大多把歌星、影星等作为自己的偶像。
我女儿也是如此,她在不同的阶段崇拜的偶像也不同。
女儿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特别迷恋S.H.E,还和班里另外两个女孩组成了类似S.H.E的少女组合,经常一起唱她们的歌曲。那时候女儿每天都在哼唱《Super Star》,就连我都把歌词背得滚瓜烂熟。
上中学后没多久,女儿就把S.H.E“淘汰出局”,开始成为周杰伦的粉丝。每天从网上下载周杰伦的歌曲,不厌其烦地听。2008年的五一,周杰伦在北京举行演唱会。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的女儿特别想去现场看演出,说是要亲自为偶像捧场。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网上给她找了两张最便宜的看台票。就算是这样,她拿到票以后,也激动了好几天。
女儿当时是和另外一个女孩一起去看的演唱会,从场馆出来时,两个人的嗓子都哑了,却还跟我们一个劲儿地说:“周董真是太帅了,我们要正式成为他的粉丝!”在演唱会现场,周杰伦唱哪首歌,她们也跟着唱,兴奋了还大声尖叫。两个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激动地描述着演唱会上的场景。那种狂热的劲头,平日里很少见到。
听完演唱会以后,女儿把周杰伦唱过的所有歌曲都下载到MP3里,方便随时随地听;只要周杰伦的新专辑一出来,她必定第一时间去买;床头贴上了周杰伦的海报,他导演和参演的电影一上映,也保准立马去看。
中学女生里有很多周杰伦的粉丝,一次女儿跟我说,她一个同学的妈妈随口说了句:“周杰伦不就是‘贼臭’吗,至于让你们那么痴迷他吗?”同学跟妈妈翻了脸。原来周杰伦的英文名是“Jay Chou”,那位妈妈只是音译了两个汉字跟女儿开个玩笑,结果却破坏了和女儿的关系。中学生崇拜明星偶像狂热的程度可见一斑。
起初,我跟大多数妈妈一样,对孩子们痴迷周杰伦这件事感到不解,因为周杰伦长得并不帅气,最早唱的那些嘻哈歌曲也压根儿听不明白。不过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他,就说明他身上还是有许多吸引人的特质,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
于是,我就在网上特意搜索了有关周杰伦的信息。发现原来周杰伦不光是歌手和演员,他还是音乐创作家、作曲家、作词人、导演。看了这些信息,我不禁对这个年轻的、酷酷的小伙子刮目相看,看样子他还真是实力派,并不是以外貌和一副好嗓子来取胜的。
再搜他的经历,发现他的星途也并不顺利。虽然从小就会弹钢琴,但是高中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只好在一家餐馆当服务生,且因为性情木讷、经常出错而被老板扣薪水。后来在餐厅为客人弹钢琴凑兴,最后在一次比赛中被吴宗宪发现,慢慢走到台前。
周杰伦还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椎炎,这个病非常痛苦,但他一直都在克服病痛,努力工作,成就了自己的卓越;他还非常孝敬妈妈,专门写了《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歌词恳切动人,很有教育意义。
越了解越觉得周杰伦是可以作为女儿的榜样的,他的许多优秀品质和传奇经历正好能够激励女儿努力学习。我明白,偶像的力量比我每天的唠叨要强大得多。
一天,在车上,女儿又在听歌,我问她是不是周杰伦的歌,她说正在听《听妈妈的话》,并把耳机的一头伸到了我的耳边。这首歌有很大一段是Rap(说唱音乐),第一次听的人一般听不清歌词,我就让女儿把歌词念给我听。听女儿念完后,我夸张地说:“我以为他是个愣小子呢,没想到还挺有孝心的啊!”女儿便告诉我周杰伦如何孝顺,带妈妈去世界各地游玩,还在情人节给妈妈买花,自己不在的时候还托朋友给妈妈过生日,等等。可见女儿对周杰伦还是十分了解的。
我便又问:“喜欢周杰伦是因为他有孝心吗?”
“只是一方面,当然还有别的了。”
“还有什么?”
“老妈,你可别认为我是觉得他帅才喜欢的。他其实长得不帅,眼睛太小了,但是挺有范儿的,而且他号称‘中国嘻哈第一人’呢。”我明白了,这才是她喜欢周杰伦的主要原因。
周杰伦的有些歌虽然听不清歌词,但是嘻哈风格的歌曲节奏感很强,需要宣泄情绪的中学生应该非常喜欢。而且他酷酷的、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确实别具一格,估计也是吸引广大中学生的一个因素。
“我办公室有个女孩也是周杰伦的粉丝,她说周杰伦成名之前其实挺苦的。”我开始引导她,打算和她一起挖掘周杰伦身上的其他品质。
“是吗?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家庭条件并不好。”
“我只是听了一下,也没有仔细了解。回头你上网查查,别连自己的偶像都不甚了解啊。”
“好嘞!”
回家后女儿果真上网把周杰伦的身世和成名经历都仔细查了一遍,一边查一边说:“真不容易,真了不起,太神奇了!”
这时候,我真的不用再多说了,女儿对周杰伦的崇拜,已经由表面触及更深的层次了,她的内心已经为周杰伦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所震撼。我想,她既然那么喜欢周杰伦,一定会向他学习的。
更加令我欣慰的是,女儿因为喜欢周杰伦,也喜欢上了为周杰伦写了许多歌词的才子方文山,并购买了他的《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来读。
明星是闪亮的公众人物,非常容易被青少年所追崇。女儿的同学中还有喜欢林俊杰、王力宏的,也有非常迷迈克尔·杰克逊的,我认为这都不是什么坏事。青少年喜欢某一个明星,就会把这个人当作自己的“精神伴侣”,不仅时刻关注这个人的动向,还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他。对于这些,家长没必要紧张,反而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孩子进行引导。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明星也不例外。之所以能成为明星,除了舞台上能歌善舞,必然还有其他为人称道、积极向上的一面。家长不妨下一些功夫,和孩子一起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全面地了解他的偶像,以偶像为榜样,学习其长处,不断地完善自身。
我们不可能阻止孩子崇拜偶像,也不可能代替他选择偶像,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他向偶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