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22:传统节日有讲究(1 / 1)

《端阳竞渡》《过年》《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文

端阳竞渡

端阳竞渡,众集江滨观之。见龙舟十八科,排列如雁行。舟旁施彩色,鲜艳夺目。红旗舒卷,与日月相辉映。忽闻锣鼓声起,众舟鼓桨而前,竞逐如飞。其一行最捷,得锦标,众皆欢呼,声如雷动。

——民国老课本

解读

◆大意

端午节赛龙舟,大家聚集在江边观看。只见江中十八条龙舟,排列如同大雁的队伍。龙舟两边画着彩色图案,鲜艳夺目。龙舟上亮丽的红旗随风飘动,和日月相辉映。忽然,锣鼓声响起,所有龙舟划桨向前,你争我赶,像飞起来了一样。其中有一条龙舟速度最快,得到了锦标。观众们都大声欢呼,声音如同雷鸣。

◆解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两项重要的风俗。这篇小古文就记录了赛龙舟的场面,这可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盛大的联欢,选手们不只要比速度,还要比谁的龙舟更漂亮、比谁更有声势,无论输赢,选手和所有观众都会收获节日的快乐。

现代文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这些菜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解读

梁实秋先生的童年,距我们现在有一百多年了。他小时候不喜欢过年,但是这篇文章还是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意思的传统风俗。这篇作品也告诉我们,写文章就要有真情实感,写节日,不一定就要写高兴、喜庆、幸福,就算不喜欢这个节日,也可以把真实的感受写出来,文章一样可以写得非常好看。

连读

这一节的主题是传统节日,《古诗三首》中的诗分别对应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小古文对应端午节,现代文也是对应春节的。

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过节都有不同的习俗,那讲究可多啦!其中许多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也有一些慢慢地消失或者变成了别的样子。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就能知道一代代中国人是如何过节的,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

古诗《元日》告诉我们,宋朝过年有饮屠苏酒、换桃符的文化;《清明》看起来只写了天气,没有写风俗,但读了诗我们知道,清明在古代是踏青、植树、扫墓的日子,所以人通常要在户外活动,这样就容易出现在路上淋雨的状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到了重阳有爬山登高、佩戴茱萸的习俗。

《端阳竞渡》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盛大、喜庆场面,参赛选手比得激烈,岸上观众看得也是一片欢腾,就像如今的奥运盛会。

梁实秋先生出生在北京,所以《过年》这篇文章中描述的,应该是一百多年以前北京过年的风俗。在地上铺芝麻秸儿、给孩子们分杂拌儿这些风俗,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了,还有,那时把煮饺子说成“煮饽饽”,也很有意思。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殊的含义,有的象征阖家团圆,有的象征新的希望,有的象征播种,有的象征丰收,有的象征健康,有的象征怀念。我们了解节日习俗的同时,还要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例如:王安石创作《元日》时,受到重用,正准备推行变法,所以这首诗中有人们对新年的希望,也有他对未来的希望;王维创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很年轻,独自在外,特别怀念家乡能聚在一起的兄弟们。

点读

◆锦标

《端阳竞渡》中提到“锦标”,我们现在也常听到“锦标赛”。在唐代,龙舟竞渡是一项独具特色、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比赛的目的当然是争夺第一名,所以人们就在水面插上一根长竿,上边缠锦挂彩,鲜艳夺目,人们称之为“锦标”,哪只船先夺取锦标就是胜利者。此后在比赛中获得冠军被称为“夺标”。这两个词都沿用了下来。

读后练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查查资料、问问家长,了解这个节日的两种习俗。人们会做什么事?是如何做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是:

描述第一种习俗:

描述第二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