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进你的团队管理手段呢?
法国思想家霍尔巴赫认为:“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法国政治家拿破仑也认为,“利益”和“恐惧”是世界上可以驱使人们行动的两根“杠杆”。
因此,当你主动与员工分享利益时,你的团队管理将变得非常有效。
田中是一家日资企业的雇员,被派到中国分公司担任制造部门经理。一到分公司,他就对制造部门进行改革,很快就发现现场数据很难及时反馈上来,于是决定从生产报表上开始强化。
以日本母公司的经验为借鉴,他设计了一份几乎完美的生产报表,让工人们每天早上将各项生产数据填好后汇总给自己。当拿到第一份生产报表的时候,他很高兴,认为自己拿到了第一手的生产数据。
没过几天,田中就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质量事故,但报表上却没有丝毫迹象,这让他发现,原来报表的数据都是工人随意填上去的。
为了强化工人对报表的重视,田中多次找工人开会,强调认真填写报表的重要性,但每次开会的作用都不大,只是在最开始的几天里有一定的效果,过不了几天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这让田中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田中遇到的是很多主管普遍都会遇到的问题。现场的操作工人,很难理解主管的做法。数据分析这样的工作距离工人太遥远了,大多数人只知道好好干活,拿工资养家糊口。不同的人站的高度不一样,所以单纯靠开会强调是没有效果的。
后来,他的一位中国朋友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工人,你会认真填写吗?
反复思考之后,田中将生产报表与业绩奖金挂钩,并要求干部经常检查,让工人们知道认真填写报表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系的。这才让他们重视起来。
从上面这则事例中,你是否得到了一些启示呢?
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认为,所谓管理就是让员工知道你的规划,理解你的规划,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用利益联系你我他。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乃至于别人说起的一条信息,只要是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系的,就会立刻觉得它很重要,就会主动关注它,了解它的情况。如果发现自己可以从中获利,他们甚至会做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情。
不少主管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他们向员工派发任务时,总会发现有的员工打不起精神,对任务目标甚至整个项目完全没有动力,也没有热情。
这时候,如果稍微透露出这项任务或项目与他们存在着某些切身利益时,比如绩效、奖金或可能的设备改善等,就会很容易促使他们发生态度上的明显转变,迸发出高涨的动力和热情。
发明发电机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因为缺乏研究资金,于是向当时的英国政府首相史蒂芬求助。
当时,法拉第是带着自己的发电机样机去拜访史蒂芬首相的,向他详细介绍自己发明的这台发动机,指出它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以及有如何跨时代的意义等。
史蒂芬首相的反应非常冷淡,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当史蒂芬首相终于变得有些不耐烦,开始皱起眉头的时候,法拉第说道:“首相先生,如果发电机能大范围应用的话,税收一定可以增加。”
这句话让史蒂芬首相眼前一亮,立刻改变了原来的态度,非常热情地邀请法拉第再详细地介绍这一发明。
史蒂芬首相之所以改变态度,是因为法拉第将发电机的发明和推广与他最为关注的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发电机若是普及,必将创造大量利润,必能增加国家税收,为史蒂芬首相的执政带来好处。
所以,第一次当主管的你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内驱力和工作热情,用利益联系你我他,否则将可能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