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的烦恼也就越来越多了,比如青春期孩子的逆反,这个时期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管,他们任性,故意和父母作对,经常有一些令人生气的举动。一些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总是对孩子进行粗暴的管制,有的父母脾气上来了还要体罚孩子,然而这样做通常只会使孩子更加逆反。
父母们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用忍”勿躁,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钟岩16岁了,16岁的他总是表现得特别扭,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母了,甚至觉得父母说的话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当父母吩咐他做事时,他常有发火的冲动。有一天早晨,钟岩拿起沙发上的T恤衫就要穿,妈妈却拦住了他:“等等,我给你烫一下,这件太皱了!”钟岩却固执己见,说其他的孩子都穿着皱着的衬衫。妈妈坚持要帮他把T恤衫烫平,这时,钟岩突然发起火来,他把衣服揉得皱皱巴巴的,然后穿好,气冲冲地说:“看到没有,我就要这么穿,这叫个性!”然后连早饭也没吃就跑到学校,妈妈意识到儿子的逆反期开始了。晚上,钟岩回到家里,准备迎接预想中的责骂,当然他也准备好了回击。可是妈妈什么也没说,同往常一样招呼他吃饭,好像早上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吃完饭后,钟岩忍不住了,他开始问妈妈:“您不生气吗?为什么不冲我发火?”妈妈笑了:“不,你长大了,也有自己的看法、主张了!今天早上,我本来很生气,可后来忽然意识到,我不该冲你发火,这个时候你需要我的理解。”钟岩沉默了一下,然后轻轻说了句“对不起,妈妈!”从那以后,妈妈很少再对钟岩的生活细节进行干涉,而钟岩也总是尽量避免用不礼貌的口气对妈妈说话。
父母们应该明白对待孩子的逆反,打骂和空洞的说教都是行不通的,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情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许孩子的逆反确实让你难以忍受,但你也必须学着控制自己的愤怒,多去理解孩子,就像上文例子的那位妈妈做的一样。
“用忍计”不仅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求父母平心静气地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消解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绪。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以下方法:
(1)冷静面对孩子的逆反
遇到和自己顶牛或拌嘴,家长一定要先冷静一下,不要急于解决问题,拖一拖,给自己留一些思考的余地,这样的时间空白有利于双方的自我反省,还可以避免双方陷入僵局,不能自拔。一般来说,人们在情绪极度高涨时,理智常会或多或少地失去控制,举动也就很易偏激而口出恶言,拳打脚踢不仅有损于家长的形象,还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温和地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青少年都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温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问题如早恋现象等,应对孩子有情、有理、有据地说服、疏导,启发孩子去思考,给他们独立自主、痛下决心的时间,必须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可以在孩子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
(3)不要随便地指责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换个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因为有时候根源是在父母身上,父母应言行一致做孩子的榜样,因身教重于言教;如果问题在孩子身上,就应讲明道理,禁绝他们再重复同样的错误。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该听父母的。但是,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方法,因此,父母应该超脱父母的角色,耐心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对待孩子,从感情上、从事件因果上与孩子达成一致,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4)与逆反的孩子平等沟通
父母必须给逆反期的孩子更多的关心,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当然这种沟通和交流必须是平等的、民主的,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否则孩子不会与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不会把他们的喜悦、快乐、痛苦、困惑与你共享,你也永远不会听到孩子的真心话。这种沟通与交流又是经常的、自然的,不是一种强加的,更不是偶然的。不要奢望在孩子出了问题时,你坐下来与孩子的一两次的沟通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更不要以为“今天你非给我说清楚!”“再嘴硬揍你一顿,看你说不说!”诸如此类的话会“逼”出什么心里话来。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仅仅是父母。
【用忍计妙解】:尽管孩子的逆反行为会给家长带来苦恼和麻烦,父母们也必须平息自己的怒气,理智地引导孩子,这也是父母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