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通常有自己的社会活动,比如学校组织的风筝大赛、校际篮球比赛、打乒乓球等等。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毛孩子的游戏,关我什么事儿呀!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教育学家建议父母们,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这类活动,因为你的参予就是对他们的肯定。
斯科特先生从未忘记参加有孩子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市篮球联赛、运动会、学生音乐会、话剧表演——即使儿子只是演一棵树。斯科特先生是一个牙科医生,对运动一窍不通,对音乐也不大感兴趣,但他还是努力抽出时间去为儿子加油。因为他说,希望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量陪着他。最近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制作遥控飞行器,为此,他甚至办了寄宿,专心地在学校里研究试验。每天,他都会给斯科特先生打电话,报告自己的新进展:他的飞行器反应更灵活了、飞得更远了……一天,儿子打来电话:“爸爸,明天下午就开始比赛了,来替我加油吧!”爸爸兴高采烈地回答:“太棒了!我明天一定准时去。”第二天,斯科特先生把诊所停业一天,上午跑到书店里找了很多遥控飞行器方面的书,又给儿子买了一组昂贵的飞机模型,下午准时赶到学校。遗憾的是,儿子那天并没有取得好名次,面对专程赶来的爸爸,孩子有点惭愧。斯科特先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书和模型递给了儿子,然后用玩笑式的威胁口吻说:“小子,看到了吗?这么贵的书和礼物都买了,你要是敢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放弃,那我绝对饶不了你!”儿子大笑着接过礼物:“什么放弃呀!等着吧,下次第一名就是我!”这时,他已经完全振作起来了。
腾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做孩子所热衷的事情,是无比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技能,你就要在参与孩子活动的过程中,用你自己的兴趣、可依赖性及独特的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
比如,如果你正帮助你的孩子学习表演,你自己首先应该掌握,然后才能教会孩子,进而鼓励他练习表演。如果孩子年龄稍大一些,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去图书馆,找本关于表演技巧的书,看这方面的电影和录像,帮助他造一个表演台或者在网络中找到这方面的内容。
在他厌烦或灰心丧气时,你可以建议他休息一会儿,但其后要立即投入练习。不要因为自己不感兴趣或疲劳就泄孩子的气,要他们“今天就这样吧”,或者让他们干些别的有兴趣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请记住,孩子天性顽强,有弹性,在他们沮丧泄气之时,你不鼓励他们,就等于损害了这些天生的优点。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定向及参与程度上要稍有变化,尤其在孩子具有注意力不持久、缺乏动力等问题时更应该如此。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爱好与孩子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会让许多孩子失去兴趣。如果太简单,没有一点挑战性,那么就不可能让孩子长久保持兴趣。
一旦参与了孩子的活动,就要陪孩子一起坚持下去,即使孩子兴趣转移或者某些方面令人灰心丧气,也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要想使某个爱好对培养情商技能有用,就必须坚持半年的时间,最好更长些。应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选择某个爱好,最好能找到某个让你们双方都很感兴趣的爱好,这样就能保证你自己也能坚持下去,从而培养孩子坚定不移的精神。鼓励孩子坚持某个爱好只是伴教计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要想培养孩子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颇费时间和精力。
参与孩子的一次活动,做一件你和孩子都想去做的事情,也尽力找到一件需要你们共同努力的工作,就是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家庭合作计划。
有位父亲记得和儿子共同制成一个花架时所共享的那份得意心情。他说:“4个月前我们拿着锯和木板动手开工。完工后我们互相对望,嚷道:‘哇!我们做好了!’”
有位爸爸和儿子想将他们家老而旧的摩托车改头换面,他们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一起工作,预想着有一天儿子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车去驾驶。
家庭计划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家庭读书读报活动、学习写作计划,为报刊撰稿、参观博物馆或定期进行乡土旅游与异地旅游、开展家庭小收藏活动、建一座游戏室或屋外的储藏间等。
在参与孩子的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将某一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循序渐进地完成它,接受指导以及正确衡量、制定并执行资金预算。从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促进各种感官的协调配合等。
【伴教计妙解】: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因此家长要抓住每一次参与孩子活动的机会,教会孩子多种技能和本领,当然还有合作和坚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