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别把网络当洪水猛兽(1 / 1)

网瘾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孩子因为网瘾而放弃学习,家长为此焦虑不已,彼此抱怨,造成了许多家庭问题。那么,家长就没有什么办法防止孩子痴迷网络、上网成瘾吗?与其在孩子上网成瘾后再打骂教育,还不如在孩子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就不断给孩子增强免疫力,让孩子对网络有个理性的认识,不至于掉落“网络陷阱”中。

教育学家认为,导致孩子痴迷网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寻求心理满足

一些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不好、体育不好,在生活中感觉到自己是个失败者,但这些孩子心理上却非常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而网络就为这样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符合他们期望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在网络的游戏与聊天活动中,青少年更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的喜悦。

网络游戏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电子游戏,它既没有确定的程序,也不是个人与计算机的对战,而是网络中不同个人所支配的替身之间进行的拼争。如果游戏获得了成功,就可以较好地满足个人渴望成功的需求,如果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开始,甚至重新寻找替身以求获得成功。成功的相对性与可能性都有力地吸引着渴望成功的青少年。

网络聊天情况也相同,当孩子以昵称进入聊天室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替身,如果在与其他人聊天时得到称赞,就会获得成功的满足。

(2)寻找宣泄情感的渠道

家长们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在家庭里、在学校里孩子们始终感到压抑,需要一个出口,于是网络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渠道。由于网络没有时空、地域、背景、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约束,孩子们很容易沉迷进去而不能自拔。

(3)寻找朋友的认同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感觉孤独,如果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够的话,其内心的精神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就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恰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由于网络具有的不可知性和神秘感,喜欢幻想的孩子很容易对网络产生好感和依赖,可以通过在网上与同龄人的交流宣泄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和痛苦。

田田是个性格内向而又聪慧的女孩,在家里,父母只会关心她的学习,而在学校,由于她太文静又找不到知心的朋友。有一个周末,田田不想回家,在路上转时,看到一个网吧,她从来很少进去的,但这次她进去了。她进入了一个文学聊天室。虽然也有很多无聊的人说无聊的话,但是她能够找到几个人,可以好好地谈内心的感受。田田被深深地吸引了,以后,网吧成了她每天下课之后最想去的地方。在学校,她更少跟周围的同学说话了,常常下课了一个人坐在那里时,就会想到几个网友的神侃,他们的话总会让她一个人偷偷地笑。有的时候因为不能去上网,她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和抑郁,上课也觉得没精神。

可以说,孩子上网成瘾与家长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家长就可以针对导致孩子迷恋网络的这些原因,以攻为守,防止孩子上网成瘾。

蓝女士曾经从报刊杂志上多次看到报道孩子上网成瘾的事,她非常同情那些孩子的父母,但也决定绝不做其中之一。于是在儿子9岁那年,她就开始了“战略布署”:她鼓励孩子学电脑,同时自己也跟着学;她尽量把儿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丰富多彩,学英语,学跆拳道,打保龄球,周末带孩子去爬山、郊游、去动物园、去海洋馆;她和孩子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孩子什么话都愿意和她说;她并不特别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但自己一定在旁边陪伴,并控制时间;她也不忘记教育孩子网络只是个虚拟世界,上面的一切再美好也是镜花水月……转眼儿子已经14岁了,他学习成绩优秀,乐观活泼,他每周定期定时上网,不用父母监督,自己就能控制时间,他对制作飞机模型的兴趣远比玩网络游戏大得多……

蓝女士的成功就是原于对攻防计的成功运用,因为把预防工作做在了前面,所以免去了许多烦恼。

从蓝女士的成功经验里,我们总结出运用“攻防”手段教育孩子的几个要点,家长们不妨参考一下:

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民主作风,从小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懂得要实现人生理想必须学会对欲望的克制,明白在网络虚拟世界获得的满足越多,离现实生活中成功的目标就越远。

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这决非孩子远离现实的惟一理由。孩子把陌生的网友当作吐露心声的对象,把平时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家长、同学说的话讲出来,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安全的“发泄”。一般来说,作为家长,应该对这种“发泄”加以指导,而不能完全禁止,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如不透露自己的住址、电话,不单独和陌生网友约会等。同时,还应及时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坦诚的交流关系。

另外,父母为孩子制定使用规则。首先是时间的控制。在校学生学习任务重,用电脑只能作为一种学习辅助手段,每天使用时间以1个半小时以内为当。节假日可以多一点,但也不宜超过3小时。若孩子参加网上远程教育,可适当调整。其次是内容上的控制。要禁止孩子上网聊天和观看黄色信息。

【攻防计妙解】:网络是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父母不要视网络如洪水猛兽,只要能先给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并去除可能导致孩子痴迷网络的一些因素,那么父母就可以将孩子引向网络学习知识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