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定的性困惑和性困扰,而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总觉得和孩子谈“性”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事,结果产生了一种“禁果效应”:越神秘的东西,孩子越要去碰。于是他们开始从其他地方寻找答案,甚至是接受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家长本来是为了保护孩子,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生活中,有的父母认为“性”是一件无需教育的事,孩子长大自然就懂了;或者让孩子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孩子会学坏,因此一定要严管。结果由于好奇,甚至是无知,孩子反倒做出了荒唐的事。
美国性教育家戈尔顿教授认为,受到家庭性教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大都能推迟首次与异性接触的时间。同时,戈尔顿教授还强调:不要指望仅仅用某种教科书来解决孩子青春期的所有问题,而最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方法是与孩子拉家常、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借某件性问题方面的事,打开话匣子,让孩子了解性活动、甚至节育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并不等于允许他过早地这样做,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过早这样做有害无益。
父母应该意识到性教育与教孩子说话、走路一样,是很正常而必需的。但是教育学家也告诉我们,性教育还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不要教得太早,教得太多
鲁尼已经7岁了,他开始念小学。第一天下午,鲁尼放学回家后直截了当地问他母亲:“妈,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把她问懵了。她原以为还要过两三年才会接触到这类问题,所以她毫无应战的准备。各种对策迅速地掠过脑海,她断定在鲁尼的新学校一定有个可供选修的性教育课,于是他在那里知道了性。现在她别无选择,只好告诉他一些细节,为他补上这个缺。她和她瞪大双眼的儿子坐了下来,详尽地给他讲了整整30分钟,讲得口干舌燥,双手汗湿。当她最后讲完时,鲁尼举起他的注册卡,问道:“可是,在这样小一张纸片上我怎么填得上你讲的一切呢?”
一些父母和许多过分“开明”的教育工作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趋向于教得太早、教得太多。比如,在一些学校里给幼儿园的孩子放映动画教育短片。像这样轻率鲁莽地过早开始性教育是不可能收到多少明显的成效的。实际上,许多证据表明,操之过急是会带来很多危险的。把孩子暴露在他毫无准备的现实面前,可能使他受到一种严重的感情震**。再者,教给孩子一些他不必知道的东西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会使他过早地失去童稚。如果一个7岁的男孩子预先就知道了成年人的性行为,那要他等上10年、12年再运用他所知道的属婚姻范围之内的知识是不大可能的。过早的性教育还可能给孩子带来过分的刺激。孩子知道了成年人那充满刺激的性体验,然而可望而不可及的现状会使他徒然焦虑。孩子应专心于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应沉湎于成年人的乐趣与欲念之中。这并不是说把性教育推迟到童年过去以后,而是说这种教育似乎应与孩子的精神及身体的需要保持一致,这才算得上恰当。
(2)把握教育的时机
孩子的发问为父母们提供了确定他是否为性教育做好了准备的最好指南。他的问题告诉父母们,他在想些什么以及他想知道些什么。他的问题还提供了一个教育的自然媒介。在他充满好奇心的时候,父母回答这些问题比忽视、回避或以后再行解释要好得多。预先安排好了的教育课堂显得冗长无味,好似“一言堂”,这使谈话的双方都觉得不舒服。虽然这种有问即答的方法在性教育中常常不失为灵丹妙药,但用在一些从不提问的孩子身上就明显不恰当了。如果孩子对性的问题不感兴趣,父母也并不因孩子没有提问而可以忘记其责任。关于家庭性教育的时间安排问题,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前,父母就应停止其教育计划。女孩子的青春期一般始于10~17岁间,而男孩子始于12~19岁间。当他们步入这一发展阶段,他们就特别不好意思和其父母讨论性。在此期间,他们常常不喜欢父母去打扰他们,父母们应当尊重他们的愿望。在此之前,我们已有10年的时间为他们提供有关性的知识,一旦奠定好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只需为孩子选择适当的顾问。
【攻防计妙解】:性教育不是“教唆犯”,而是为了让孩子正确对待“性”,不再因为好奇而闯禁区,不再因为无知而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