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1 / 1)

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让孩子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处罚。大部分家长常常是这样做的:孩子犯下错误后,家长赶快帮他弥补过失,事后再处罚孩子。其实这样教育孩子,效果并不会太好。在西方,每个孩子都很清楚地被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合理的教训。比如当儿子磨磨蹭蹭地误了校车时,就让他自己走路去上学;如果女儿不小心遗失了午餐的钱,就让她饿一顿。

亚历刚上大学时,爸爸和他约定:每月3号给亚历寄400美元的生活费。

结果第一次独立生活的亚历用钱既无计划也不节制。三天两头与同学到校园餐馆挥霍,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结果第一个月还没过完,亚历的口袋里就只剩下几个钢镚叮当响了。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儿子的无节制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亚历却不知悔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仍旧早早就把钱挥霍完了。

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还有14天的时候,亚历的口袋里又只剩下27美元了。万般无奈之下,亚历只好拍了一封电报回家,内容简短明了:“爸爸,我饿坏了。”爸爸很快回了电报,也非常简短:“孩子,饿着吧!”

这实在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27美元的14天里,亚历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出手之前必会细细打算,竟然也把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

从此以后,大手大脚的亚历开始精打细算,并且发现,其实只要稍稍节制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只要300美元生活费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每个月亚历甚至可以积攒下一些钱。亚历用这些钱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磁带、唱片,做了一些比如自助旅游、捐款等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忘记偶尔和朋友们到餐馆聚聚。

亚历的大学生活比以前过得充实而丰富了。

在这个故事里,爸爸给亚历的处罚是,让他自己承受错误造成的后果,这种处罚手段可以说是纠正孩子错误的良方,比责骂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种因果教训更能使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在西班牙的一个城市,爱尔胡利的儿子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百合花。小爱尔胡利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爸爸却要小爱尔胡利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

小爱尔胡利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位70岁的老汉弗朗西斯,弗朗西斯看着爱尔胡利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留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爱尔胡利。

爱尔胡利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爱尔胡利径直去找老弗朗西斯,对他说:“弗朗西斯,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弗朗西斯爷爷。一天之后,爱尔胡利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爱尔胡利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并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

我们作为家长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自我约束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我的制约,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强制。任何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人,不能维护孩子尊严的技巧都不能被称为约束,仅仅称得上是惩罚,不管它被包装得多好。

【处罚计妙解】: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获得教训,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处罚手段,不要担心孩子无法自己承担责任,只有让孩子懂得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合理教训,孩子才能学会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