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式的言谈方式(1 / 1)

语言罐头 高轶飞 725 字 8天前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如何顺应这种心理需求,在言谈举止中做到尊重他人,借以笼络人心呢?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心理”上尊重别人

我们必须牢记“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一信条,不应以位高自居、自足、自傲。只有在“心理”上尊重别人,才可能做出尊重别人的举动。

2.把握角色知己知彼

把握角色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包括知己和知彼两方面。所谓知己就是要善于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变换角色,否则就难免做出不尊重人的举动。比如你是一个领导,在单位里严肃认真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回到家对娇妻爱子再摆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妻子儿女就会认为你缺乏人情味儿,不尊重他们对夫爱、父爱的需求。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对方的年龄、身份、语言习惯等。假如对方是位年长者,而你是个青年人,在称呼上要礼貌,在语气上要委婉,在语速上要和缓,在话题上要“投其所好”,这些都体现出了对长者的尊重,必然能赢得对方的赞赏。

3.搞清背景再开口

如果在交际过程中能考虑对方的背景,不触及对方的隐秘;如果在别人交谈时没有弄清别人话题的前提,不要突然插嘴;如果在谈话过程中不让自己的话带有更多的隐含前提,特别是错误前提,就是对别人的尊重。面对矮人却大谈“矬子”,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又“牛头不对马嘴”地乱发议论,人家明明是自学成才却偏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这些行为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4.注意你的态度

在与人交往中,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体现出你对别人尊重的程度。比如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谦虚待人,礼貌待人,实事求是地评论人或事,都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5.区分不同场合

场合不仅可以提供话题,诱发谈兴,还能为你尊重别人提供机会。例如,在严肃的会场不要说笑打闹,否则就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在朋友的婚宴上应该谈些喜庆的、吉利的话题,如果你总谈些令人扫兴的话题,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即使朋友嘴里不说,心里也早已将你划为“不受欢迎的人”的行列了。

6.处事礼为先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礼仪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人品,还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在社交场合,男方将女方的手握得太紧,时间太长,是对女方的不尊重,会给人以轻佻之嫌;参加朋友的婚礼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和异性朋友靠得过近,甚至凑到对方耳边“窃窃私语”,是对对方的不尊重;站着与别人交谈而脚不停地“啪啪”打地,会使人感觉你已“不耐烦”;与朋友特别是长辈、上级、新朋友坐着交谈而大跷“二郎脚”,甚至抖腿,在对方看来,这是轻佻的表现、傲慢的外露,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7.不打断别人的谈兴

这一点也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对对方的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注意选择双方都熟悉又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对方谈兴未尽时不随便转移话题,以及结束话题时有所暗示,留有余地,等等,都是尊重别人的体现。

8.交谈时别使人难堪

问答在交谈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但如何问却大有学问,因为问不好会造成难堪的局面,伤害别人的自尊。例如,问话时应注意把握时机,别人正谈得火热,你突然一问打断了别人的交谈,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别人在某方面忌讳很深,你却不管不顾偏要追问,也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等等。

懂得尊重别人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