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的冒失,我们若是针锋相对,反而更显尴尬。这种情形下,我们不妨避过话锋,以清晰的思路、简单巧妙的言语做出应对,则往往可以化尴尬于无形。
有时你面对一个突发事件或一个刁钻的问题,不知所措固然不行,试图一五一十地把问题解释清楚也不是一个好办法。这时最好面不改色心不跳,同时迅速做出反应,以简单而又能避其锋芒的语言予以化解。
在维也纳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就出访美苏会谈的“程序性问题”采访基辛格。
“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声明呢?”
基辛格回答:“我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全场顿时哄然大笑。
那位记者发问的方式是选择提问,如果基辛格照他那样选择其中一个来回答的话,都不算是妥当的。基辛格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机智地摆脱了尴尬的困境。
我们不可能梦想有一种完美、和谐、符合逻辑的人际关系的存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一些无法料到的困境,譬如说失言、恶意谣言、被冒犯等。
当你拿起一件精美的装饰品,问主人关于它的来历时,主人回答说:“这是我曾祖母的遗物。”这时,你却不小心把它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当你应邀参加一个家庭宴会穿得西装革履,有头有脸,而其他人却是简单的便服时;当你在人前发表高论,人们却在小声散布谣言时……
这些事情显然令你面子上非常难堪,但你又不能够视若无睹,而应该及时补救,以摆脱尴尬的困境。
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应向主人道歉,相信他会谅解你的失手。然后,你第二天就到商店寻购礼物,直到找到合意的为止,把它送给他,并附上一封短笺说明你知道这不能弥补被你损坏之物,但你希望他能喜欢它。
对第二种情况,为了更好地配合当时的环境气氛,你可以脱去外套,并表示你必须参加另外一个约会,又必须及时到达,这样可以免去更衣的时间。
至于第三种情况,明智的做法就是不加理睬,继续你的发言。就算是下来之后,也不要辩解,因为你越是在公开场合为自己辩解,人们就会越相信那些谣言,简直是越抹越黑。有许多很有才气的人,都是被恶意的指控所陷害的,又拼命去解释,结果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因为只要你一开始顶嘴,马上就会丧失别人对你的同情和支持。
有一次,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寄给丘吉尔两张戏票,并附了一张纸条:“来看我的戏吧,带上一个朋友,如果您有一个朋友的话。”
丘吉尔回复:“我很忙,不能去看首场演出,请给我第二场的票,如果你的戏会演第二场的话。”
丘吉尔好像总是受到来自各方的恶言攻击。一次会议上,一个女议员恶恨恨地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妻子,就在你的咖啡里放上毒药。”
丘吉尔马上说:“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马上把它喝下去。”
面对无礼的冲撞,要掌握这样的应变技巧:
1.探求出口伤人背后的原因。出言不逊的人,内心往往有许多痛苦要发泄。如果你猜不出他有什么真正的烦恼,不妨问问。记住,对方说的尖酸话不一定都是冲着你来的,因此,不妨退一步,想想他这样做是否有其他原因。
2.分析说话本身是否真地含有恶意,抑或是自己神经过敏。
3.勇敢面对口出恶言者,不要回避。
4.一笑了之,开点儿玩笑对付侮辱你的话。
5.通过某一举动来警告对方,令他自动停止恶言。
6.不予理会,人家说什么,你不要马上动怒,可以顺着他的意思说下去,令他的话落空。
7.假装懒得理会。人最怕别人认为他无聊讨厌,你可以假装不感兴趣,眨眨眼、打个呵欠,然后用一副“懒得理会”的表情望向别处。
8.你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到尖酸话的攻击,试试把一些伤人的话作为人们失意时的正常发泄,而失意是人人都会有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尽量不去侮辱人,不过偶尔也会犯错。
失言,是容易被人谅解的,因为有很多话都是出于无意的。正所谓“马有漏蹄,人有失言”。在日常交谈中,难免说滑了嘴,出现了纰漏而使自己陷入窘境。
某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一次会议上和一位要人谈话,为了使谈话活泼轻松,于是很随意地说道:“看那一位穿圆点花衣服的女人,看到她我就反胃!”
没想到对方这样说:“那是我的太太。”
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朋友听到这话时的处境是多么无地自容。后来他跟我提起,表示他一回想起这件事来心里就有点儿发毛。
这也难怪,这样的窘境总是特别地难以补救,但并不是所有的困境都是这样。
果戈理有一句话:“理智是最高的才能,但是如果不克制感情,它就不可能获胜。”如果说,我们在遇到尴尬的局面时都是心慌意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的话,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自然会穷于应付。这时,我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任要职,一次他的朋友问他关于某军事基地的计划,这是个很让人为难的问题。
当时罗斯福环顾一下四周,低声问:“你能保密吗?”
朋友赶紧说:“当然能。”
罗斯福松了一口气:“那么,我也能。”
一场尴尬就在轻松幽默中消失了。
或许人人都有好奇心,他们有时会问一些根本就不适合问的问题,也许他们是无意的,但你却不可以不答。比如说,一些很私人化的问题,一些涉及某方面的机密问题等。
但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假如你较重地伤害了别人,应立即承认并向别人道歉,并做自我批评,希望得到宽容,然后闭口不语,不要在其余时间再去谈论这件事。而我们对于别人的冒失,也应表示出不在意,并迅速和尽可能地使他感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