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打击党争,加强皇权(1 / 1)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孟子·万章上》)

译:“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没有两个天子。”

一山难容二虎,一国难容二君;领导者应当具备一定的集权意识。有些领导者放权而不收权,就会与下属脱节,更不知实情,从而让自己处于“真空”状态。相反,领导者善于收放结合,才能让下属始终不离大方向。在一个组织中,不仅有比较重大的工作任务,必然还有许多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作为领导者,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总揽一切事务,必须把一部分工作或绝大多数的事务交给别人去办理。交给别人工作任务,就要同时授予相应的工作权力,不然,工作任务就很难完成。但是集权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及时归纳、总结、决策,防止只放不收、出现疏漏。因此,领导者处于组织的中心地位,在权力的运用和对下级的管理统御上,应做到大权集中,小权分散。

领导者集权是指组织中的一切事务的决策权均集中在领导者手中,下属的一切行为措施必须按照领导指令、决定去办。分权则是指下属在其管理的范围内的一切措施均有自主决定权,不必请命于领导者,而领导者对其下属权限内的事项也不随便加以干涉。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是二者兼而有之。集权若发挥得好,有如下优点: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力量集中,有利于统筹全局。集权如果发挥得不好,也有极大缺点:只能照顾一般不能顾及个别,领导者会滋长专制独裁,下属则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权如果发挥得好,有以下优点:能较好地发展个性和特长,较灵活地应付局势的变化,下属可积极主动地工作,领导者也容易避免独裁。分权如果发挥得不好,会产生以下弊病:不利于统一协调指挥,难以形成合力,容易滋长本位主义。清帝康熙十分注重打击党争,加强皇权,鳌拜专权时期,康熙皇帝曾深受其苦。亲掌政权之后,康熙皇帝颇为系统地学习了儒家经典和各种历史著作,认识进一步提高。在他看来,大臣结党乱政,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治乱安危,因而,早在三藩叛乱期间,他即多次向臣下极论朋党之害,并反复告诫臣下不得欺罔君上,另立中心,结党营私。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以康熙皇帝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就在康熙皇帝反复告诫臣下不得结党营私之际,在他身边,以明珠和索额图为首的两支朋党势力已经开始形成。

康熙二十六年,久旱不雨,禾苗干枯,康熙皇帝命日讲起居注官德勒格打卦问卜,得“央卦”。德勒格在解释卦辞时,乘机揭露了索额图、明珠植党营私之事。不久,索额图家人又叩阍告变。康熙皇帝派人搜查索额图党羽江潢居处,搜得索额图写给江潢的许多秘密书信。至此,索额图结党情况全都暴露。康熙皇帝立即下诏,将索额图革职。与此同时,对于明珠,康熙皇帝亦加以密切注意。有一次,康熙皇帝率朝臣谒陵,于成龙随驾。途中,于成龙向康熙皇帝揭露了明珠、余国柱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之事。康熙皇帝将于成龙的话询问高士奇,高士奇亦详细陈述了明珠结党之事。不久,山西道御史陈紫芝上疏参奏上任方一年的湖广巡抚张汧贪污行贿受贿案,矛头所向,直指其后台大学士明珠。同时,科道官提出河务问题,也牵涉到明珠。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又有御史郭诱直接参劾明珠、余国柱结党营私之罪,从而把揭露明珠结党营私的活动推向了**。

郭诱在疏中逐一开列了明珠、余国柱背公结党、纳贿营私之罪。其主要者计有七项:一是操纵阁中票拟,轻重任意。二是对待皇帝的诘责,轻慢地不加省改。三是假托圣旨,市恩立威。若皇帝称颂某大臣贤能,明珠就向该大臣说:“由我力荐。”若皇帝指斥某大臣不善,明珠就对该大臣说:“皇上不高兴,吾将从容挽救。”任意添油加醋,借皇帝谕旨卖人情,以笼络朝臣,借机挟取货贿,拉帮结派。四是结连党羽,把持会议会推,操纵官吏之升降。五是公然卖官鬻爵,多端取贿,贪婪无厌。六是控制言官,使之不得参劾。七是借事排挤陷害异己,闻者骇惧。

康熙皇帝读罢郭诱的奏疏,大怒,遂革明珠、勒德洪大学士之职,交予领侍卫内大臣酌用;革大学士余国柱之职;令大学士李之芳休致回籍。当时内阁共五名大学士,除王熙外,全部撤换。

康熙皇帝除了对已形成的朋党加以打击外,还对未形成的朋党从制度层面加以防范。如:严禁官员交结在内近侍人员;督抚司道官员赴任时不得谒见在京各官;京内外官员不得彼此馈送;凡结盟兄弟者,着即正法;外任州县官必须距原籍五百里外;凡王、阿哥差人赐属下外任官物件,该督抚即应奏闻;提拔知县,停止督抚保举,以免督抚以此示恩,拉党结派等。

康熙皇帝打击朋党的真正原因,主观动机是加强皇权。当然,由于拉党结派者往往只顾集团利益,而“不以朝廷事务紧要、民生关系重大为念”,而且各党争斗,“附己者即为引进,忤己者即加陷害”,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内部团结,所以康熙皇帝打击朋党的谋略客观上有利于国计民生,有利于减少统治阶级的内耗。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珍惜手中的权力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权力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拥有权力的感觉,也不是每一个有权力的人都能够珍惜所拥有的权力。

珍惜权力就是谨慎地运用自己的权力,不要对权力视做儿戏,但更重要的是不能轻言放弃权力。

对于一个领导者,切勿轻易放弃自己的实权,否则一旦失去,再想索回,为时已太迟了。

领导者授出一定的责任和权力后,必须保留自己必要的权力和责任,防止放弃职权。总的说来,领导者要握有指导权、检查权、监督权和修改权。

这几方面的权力是从广义上讲的,是广泛适用的。但具体说来,对于不同性质的任务、不同形势环境和不同的授权对象,领导者保留的权力内容不尽相同。

但一般说来,第一,领导者应该保留对该系统工作任务的最后决策权。即当该系统工作最后目标达成发生意见分歧、莫衷一是的时候,领导者要能够正确综合全局,权衡利弊,当机立断,作最后决策。

第二,领导者要把握对直接下属和关键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即组织人事权。有了这一点,就能保证保留对直接下属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权。协调理顺下属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下属所不能替代的。

领导者授权并不是放弃领导,而是为了加强领导,对领导来说,把权力放下去,并不是坐享其成,大功告成。而是要加强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一旦发现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给予解决。对影响目标的局部现象应立即协调,对进行中出现的错误应迅速予以纠正,对不称职的下级可将权力收回另授予其他下级。至于收与授的时机,则应由领导随机处置,切不可朝令夕改,更不能迁就行事,以免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