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用战略眼光观察局势变幻(1 / 1)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孟子说:“有上天的爵位,有人间的爵位。仁义忠信,好善而不知疲倦,这是上天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间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好上天的爵位,那样,人间的爵位就会随之而至。现在的人修好上天的爵位,去追求人间的爵位;当得到人间的爵位,就会放弃上天的爵位,那实在太糊涂了,最终必然把人间爵位也丢掉。”

此处虽是得失之论,却映射出做人眼力的差距。做人眼睛必须雪亮,去察看周围局势的变化,找到自己防守反击的最佳策略。不善如此者,只能做些小打小闹的事。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主要由于他具备一种居高见远、规取大势的战略眼光。这在他整个争霸过程中,都有鲜明体现。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战术,实则为一种把变化的局势放在心中的做人办事术。

曹操在兖州攻打吕布时,在他周围强敌林立,北面是冀州牧袁绍,东面是吕布,西面是马腾、韩遂,南面是荆州牧刘表,对曹操形成了一种四面包围的态势。在曹操同刘表之间,还横亘着一个同刘表联合的张绣。当时,袁绍势力强盛,而且还没有同曹操彻底闹翻,曹操不可能首先对他用兵。关中马腾、韩遂各拥强兵相争,一时无力对东边用兵,对曹操暂不构成威胁。东边的吕布是宿敌,力量不弱,对曹操的威胁也最大。曹操有意解除这一威胁,但南边的张绣虎视眈眈,一旦对吕布用兵,张绣乘虚袭击后方,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除去后顾之忧,曹操决定采取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趁张绣立足未久、根基不牢、力量还不算很强大时对他加以征伐,张绣果真率众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南征张绣的胜利。有人说这是意外的成功,其实也可说是居高见远、规取大势的谋划之果。

规取大势,还必须具备处理好每个具体环节之间关系的能力。还是在曹操南征张绣回到许都后,就开始为东征吕布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曹操又派关中诸将征讨继董卓、王允之后曾控制献帝的梁州军阀李傕,李傕战败被杀。这期间曾和李傕合伙控制献帝的另一军阀郭汜也为部将杀死。至此,董卓、李催、郭汜集团宣告彻底灭亡。同时,曹操为了集中力量对东方用兵,还采取措施稳住西方的马腾、韩遂,派老侍中兼司隶校尉钟繇持节督关东诸军。钟繇到达长安后,写信给马腾、韩遂,讲清利害关系,劝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马腾、韩遂表示服从朝廷,并遣子入侍。

随后曹操率大军东征吕布,最后终于在下邳城(江苏睢宁县西北)打败吕布,使自己的势力又扩展到了江苏徐州一带。

在曹操南征张绣,西抚马腾、韩遂,东平吕布,不断取得成功的时候,也正是北方的袁绍在河北地区镇压农民起义军,同公孙瓒交兵,向四处扩张势力得手的时候。至袁绍打败公孙瓒止,袁绍已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将黄河以北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北方唯一能与曹操抗衡的强大势力。

于是曹操开始准备与袁绍决战。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又抢时间果断地急袭徐州的刘备。击走刘备的成功,不仅使曹操对徐州的统治得以巩固,同时避免了同袁绍较量时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

而以上每一个事关死存亡的战略步骤,都源于曹操居高见远,规取大势的战略眼光。

由此可见,曹操一生霸业的成就,不仅是靠他每一次战役中的出奇制胜,更主要的是靠他规取大势的战略眼光。他首先能起于微末,首举义兵,树立自己的声威。然后马上创造自己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继而又深根固本、屯田养殖,采取由近及远,由弱及强的方针,使自己军事力量得到加强,然后抓住时机,进行下一步战略,同北方与他争锋的袁绍集团进行决战。在北方统一及巩固的形势下,又以战略家的气魄,毅然南下准备消灭孙、刘两个势力,统一全国。他一方面通过武功树立自己的军事权威,另一面还通过控制献帝及打击王室势力,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权威,终使自己成就了霸业。

曹操做人不为小事而动心,总能从大局入手,观察天下风云之变,从而一一加以应对,显示出了大人物的做人胆量和气魄。

○领导者要腹有良谋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的这番话,说的正是成大事者能拿大主意的决策能力。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全局观念

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大都是战略家,都是成大事者,他们具有战略头脑,即具有开阔的视野,统筹全局的能力,成大事者只有具有统率全局的战略头脑,才能从客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势态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决策。

(2)要有多谋善断的决策头脑

决策者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修养。为了提高决策水平,他要树立不断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要有渊博的知识,当然,一个成功者多谋善断,必须具有分析、判断能力。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准确地判断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德才情况、思想态度和相互关系,然后区别情况,分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助于使领导者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据此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单位,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以及与社会潮流的关系,从而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