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公孙丑问道)“冒昧问一下,先生擅长什么呢?”(孟子)说:“我能了解别人话语中的意思,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一下子很难说清楚。这种气呀,特别大也特别强,用正义培养它,而且不要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呀,要与义与道相配合;如果不这样,就会萎缩。(这种气)是由义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个别的仗义行为所取得的。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它就萎缩了。”
领导,一般都是上管下。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却需要下属出面稳定大局,这时候的出头露面非同小可,弄不好自己功名利禄甚至性命都得搭上。只有一心为公,不存私念、敢于担当的人才会挺身而出。这也便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逝,没有儿子。武帝的六个儿子中独有广陵王刘胥在世,群臣讨论该立谁为皇帝时,都有意立广陵王。广陵王本来就是因为行为放纵、不合正道,才不被武帝选用的,所以霍光听了大家的议论后犹豫不决。这时有个郎官上书说:“周太王废黜太伯而立王季,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武王,都是只看合适才立。即使是废黜长子而立少子也是可以的。广陵王不能继承帝位。”此话正合霍光的心意,霍光把郎官的上书拿给丞相杨敞等人看,于是把这个郎官提拔为九江太守。当天,霍光奉皇太后诏令,派遣大臣去迎接昌邑王刘贺。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哀王的儿子,到长安后,即位为皇帝,但是他行为放纵,**不堪,举动无节,政事失当。霍光见昌邑王荒**无道,非常担忧,于是单独询问大司农田延年,这事该怎么办。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柱石,既然知道这个人确实不行,为什么不向太后说明,另选贤明的加以拥立呢?”霍光深以为然,又给田延年加官“给事中”。让他可以进宫议事,紧接着就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合谋,召集公卿大夫在未央宫共同议事。
会上,霍光说道:“昌邑王行为昏庸**,恐怕会给国家带来危险,怎么办?”群臣全都大惊失色,谁也不敢发言,只是随声应付,不置可否而已。这时田延年离开座席走上前,按着剑带着威胁的口吻说:“今天的讨论,不能有一会儿的耽搁。群臣中有谁赞成得晚一些,就请让我杀了他!”霍光谢罪说:“九卿对我的责备是正确的。天下人心浮动,议论纷纷,我应当受到责备。”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百姓的命运都在将军一个人了,我们都只听将军的安排。”
会议当即停止,霍光立即率群臣一起去谒见太后,并向太后详细禀告了会议的情况,并认为昌邑王荒**迷惑,失掉了帝王礼仪,扰乱了汉家制度,不能继承帝位。皇太后对昌邑王的行为也很不满,现在霍光等人有意废黜昌邑王,她没有任何异议,当下表示同意和支持。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昌邑王进到殿中拜见太后,一下子被那威严的架式吓得趴在了地上。只见太后穿着庄严的礼服坐在大帐里,两边几百个侍从都手持武器,皇宫武装警卫都拿着戟排列在殿陛之下,群臣按次序上殿。霍光和群臣联名上奏,弹劾昌邑王,要求太后下诏废刘贺为庶人,太后同意了。仅仅只有二十七天,这位昌邑王就从位极天尊的皇帝宝座上跌落,成为一个湮没无闻的平民百姓。这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也足见霍光影响之大,他的为政艺术着实令人折服。昌邑群臣犯了放弃辅导职守、引诱昌邑王干出坏事的罪,霍光为不留隐患,把他们一行二百多人全部杀掉。当兵士押着他们赴街市处刑时,他们大声呼喊:“该断不断,反受其乱!”昌邑王被废后,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商议迎立新君,并在掖庭中会集丞相以下官员讨论确立人选。当时武帝的子孙中,齐王早死,没有儿子;广陵王刘胥已经在以前决定不用了;燕王刘旦由于谋反而自杀,他的子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近亲唯有戾太子的孙子还在民间,号皇曾孙,民间都称赞他好。这时,光禄大夫丙吉上书说,皇曾孙已有十八九岁了,而且通经术,为人节俭,慈仁爱人,请求霍光拥立他。杜延年也认为皇曾孙德行美好,力劝霍光、张安世拥立。霍光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在这年九月,霍光会同公卿大臣上奏太后立皇曾孙为帝,皇太后下诏同意了。
霍光于是派宗王刘德到皇曾孙的家乡去,让皇曾孙梳洗干净,然后赐给他皇宫里的衣服。太仆驾着轻便的狩猎车来迎接曾孙,到宗正府举行斋戒,进未央宫谒见皇太后,被封为阳武侯。过了不久,霍光捧上皇帝的玺绶,皇曾孙在拜谒高祖庙后正式继位,是为汉宣帝。
宣帝即位后不久,即下诏褒扬霍光“安宗庙”之功,命令把河北东武阳一万多户加封给霍光,连同以前封的共为两万户。另外,前后赏赐计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色绸缎三万匹,奴婢一百七十人,马两千匹,最好的住宅一所。霍光能够一心为公,敢于任事,关键时刻彰显出领导者所有的果断和勇气,所以成就了大业,也为自己赢得了富贵。
○果断决策需要勇气
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选择更显得重要,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己的私利,而是牵扯到一个团体的兴衰。
身为领导者之所以不敢决定各种事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而这也正是许多领导畏首畏尾拿不定主意的原因。
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作为领导,如果总是这样,就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
主意不定,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锻炼,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具有这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弱点,可以破坏下属对自己的信赖,也可以破坏自己的判断力,并有害于自己全部的精神能力。
而那些决断敏捷的领导者却不害怕错误,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假使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向这种恶习宣战,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
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郑重考虑,但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承担领导的责任是需要勇气的,尤其当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和你的决定时,你就更需要勇气。你需要做出某些将会影响下属生活的、艰难的决定。作为一名高效率的领导者,你必须作出那些艰难的决定,同时还得注意,你是在行使领导职能。你要作的那些决定将对下属产生重大的影响。
练习敏捷、坚毅的决断,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受益无穷。那时,你不但对自己有自信,而且也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真正的领导者,必须学会成竹在胸,使你的正确决断,坚定、稳固得像山岳一样。敏捷、坚毅、决断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使你没有养成敏捷与坚毅的决断的能力,你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