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坛走下来的微博
微博曾是最火热的即时社交工具与平台之一,微博自其成立之初,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占据着很大一部分营销市场。到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达到5.36亿,相当于1/3的中国人在使用它。明星大腕、政府官员、都市白领、在校师生,无一例外地都在使用微博,它的高覆盖性让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好景不长,2014年的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较2012年年底减少2783万,微博使用率比上年降低9.2%,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
红极一时的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每天更新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互动,或者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就是新兴的微博营销。该营销方式注重价值的传递、内容的互动、系统的布局、准确的定位,微博的火热发展也使得其营销效果尤为显著。微博营销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当然,微博营销也有其缺点:有效粉丝数不足、微博内容更新过快等等,众多缺点早已使得当今的微博营销走下坡路。
微博营销为何日落西山
微博的用户为什么流失,微博营销为什么利润减少,以下几点劣势不容忽视。
1.用户转化率低下。很多微博粉丝数字看起来很动人,实际上多数时候这些数字都是浮云,有购买需求且有购买力的用户根本没几个,绝大多数人是盲目的,如果你是通过相互关注的方式获得的粉丝,那么多数时候这些粉丝还不会在乎你的微博内容是什么,这便是为什么很多粉丝上万的微博主发出微博却只有一两次的转发,这说明关注你的人未必是真的关注你的微博内容。
2.僵尸粉横行。现在的新浪微博上面的僵尸微博数量简直不计其数,我敢肯定,转发数高的微博的博主有不少是刷粉丝起来的,简单来说那些粉丝都是工具实现的,所以,如果你准备找人转发微博,不要迷信僵尸微博转发的效果,现在有人可以给你保证,一天转发一千次,实际上如果都是僵尸微博转发,那么一天一万次甚至上千万次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3.微博营销效果难测评。利用微博营销的企业中,线下企业的数量远胜过线上企业的数量。线上企业的网页、网店与微博平台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其测量较为简易,但是线下企业的微博营销的效果测量就比较复杂,用户的行为转化难以测知,这恐怕不是网络技术力所能及的了。而且企业的营销推广渠道广多,究竟效果是否来自微博也未可知。除非对消费者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但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许多时候消费者自己都很难说清其行为的影响源或根本就无法回忆。
4.可靠性受质疑。微博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是受到质疑的,网络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可靠性远远不及传统媒体,诚信危机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要想网友凭你140个字为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埋单,恐怕有点困难吧。
5.文笔要求过高。如何在140字的限制之下在保证趣味性、可读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将所要表达的商业信息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名副其实地将商业写手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微博做不到的那些事让微视帮你实现
面对这诸多弊端,如何行之有效地推广产品和服务,实现成功营销呢?微视营销,应运而生。微视营销比之微博营销的创新和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用户体验。微视的视频不仅仅可以公开分享,有的视频也可以只分享给特定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个分享的私密性,会让用户拍摄视频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方面的创新会成为微视在产品层面不断改进的方向,通过增加分享的多种选择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更容易被众多的用户接受。
2.表现形式的创新。当前的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基本上都是文字、图片、语音等的分享,而微视是一种以“动态社交语言”为载体的“V社交”(Video社交)概念,来开启移动社交的另一种可能,是对常规社交平台的一个补充,精彩的创意和丰富的内容展现形式可以让分享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3.可靠性强。微视通过8秒的短视频表现主题,将用户所想要表达的信息都融合到可观、可感、可靠性强的视频当中,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还是让人信服的程度,都明显更上一层楼。
4.病毒式的传播性。现在的互联网经济是内容为王,不会有网友为你没有营养的文字免费转发。想要让广告大面积、高速度的传播,广告内容一定是要网友喜欢和可接受的,从而形成病毒式传播,有了曝光度,产品的销路还用愁吗?
双微合作互通有无
有人把微视比喻成能拍8秒视频的视频微博,相对于文字输入的耗时耗力以及图片上传过程中的不断转换,微视集视频拍摄与分享于一体,这就意味着你能够实现快速分享;微视还首创了原发与转发分离模式,每次转发都会留下对方的名字,解决了此前社交应用产品中原发内容分享后被抄袭的问题;微视的分段拍摄功能,则能够让简单的8秒拍摄变幻出魔术、搞怪等不同的创意视频,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可玩性。
短视频大量出现在腾讯微博上,正是由于微视与腾讯微博已经相互打通,用户不仅可以分享短视频到腾讯微博,还可以发送名片到腾讯微博,邀请好友关注,让你身边的人随时看到你的动态,通过强弱关系链的作用,引爆话题点。这种相互打通,显示出腾讯微博与微视的关系是补充、加强及升级的关系。从微博到微视的迭代,实际上是社交方式从图文到视频的升级,内容表现上更加直观,丰富了腾讯微博的表现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媒体属性。
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开通了官方微视中国政府网,首次视频征集网友建议,并在腾讯微博平台进行转载,微视用户直线上升,并迅速成为两会的亮点。而大批媒体记者也利用腾讯微博和微视双平台对两会进行直播,新颖的报道形式让网民直呼过瘾。包括中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通过与微视深度合作,不仅在微视中开设官微,更是将微视重点内容放到腾讯微博官方账号上,让更多网民参与到讨论中来,让报道鲜活起来,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国外,微博与微视频进行互通早已不是新鲜事,Twitter在Vine推出之前就将其收购,正是看中微视频这个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微视用户拍摄的微视作品有高达19%都会同步到腾讯微博进行分享,借助与微视之间的互通、互动,腾讯微博在用户体验上提升明显,有效刺激和促进了双平台的正向发展。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微视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当前的社交产品形态,实现了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的升级,也增添了更丰富的社交元素。”
4G已到来,作为短视频代表的微视对于腾讯微博的意义表现将更为明显,成熟的网络环境将为腾讯微博和微视提供更多的延展层面,让这里的社交氛围更加活跃,借助移动短视频本身在内容方面的优势,这个共通平台上的社交形态会产生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