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将军的故事。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忽然,将军看到一对法国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瑟瑟发抖。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威尔将军立即命令身边的翻译官下车了解详情,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人在难时拉一把,胜过送佛上西天。艾森豪威尔坚持说:“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于是,他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后,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艾森豪威尔的善心义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报。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正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必经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因为行善而改变了行车路线,将军恐怕就很难躲过那场劫难。
这是一个班长的故事。
那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正飞速地向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这位小战士应该怎样反应,回头一看,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小战士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班长。班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这是一个民间的故事。
在荷兰有一个小渔村,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就成了重要的设置。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前去救援,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中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通过云雾再次出现,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救援队员筋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救援队队长宣布,救援船无法承载所有的人,只得留下其中一个人。再多装一个乘客,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在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人。
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需要救援的时候,我们就得轮流扮演这个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自愿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这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站在岸边的船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吗?”汉斯高兴得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一个个故事的主人公,用行动教我们深悟了一个最重要的生活真谛: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也许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巧合。不错,可以说是巧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有这样的巧合?一个驾车横冲直撞的人,遇到的更多的是交通事故的“巧合”;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遇到的更多的是一路平安的“巧合”。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僚,遇到的更多的是东窗事发、锒铛入狱的“巧合”;一个奉公爱民的官员,遇到的更多的是百姓称颂、民心拥戴的“巧合”。一个心怀叵测、与人为恶的人,遇到的更多的是恶缘的“巧合”;一个心怀博爱与人为善的人,遇到更多的是善缘的“巧合”。这看似偶然的巧合背后,没有其必然的因缘吗?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偶然寓于必然之中。
博爱,既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也是性格的情感特征,集中反映了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体验和情感倾向。这是成功者必备的最基本的良好性格之一。因为人际关系是互动的,爱最容易收到回报。爱别人就是爱自己,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一个善良的人,最容易受到人们的爱戴。播撒爱的种子,就会成长为自己人生的助缘,营造了成功的有利条件。
但是,有时回报未必是直接兑现的,有时回报未必是即时兑现的。于是,有人就对博爱与善良心存疑虑了:我对他好,是不是能够在他那里得到回报?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有时候,爱心的回报不是直接的,不是做交易,不是我给你钱你给我货。常常是在这里撒下了爱心的种子,也许在那里得到爱心的收获。有时候,爱心的回报不是即时的,不是吃快餐,不是交了饭钱立刻就能得到“口福”。播种爱心和农民的耕耘一样,岂能早上播种,晚上就能收获?尽管未必直接兑现,尽管未必即时兑现,但是,爱心总是容易收到回报的。所以,不要总是希望别人的给予,多多伸出博爱的双手,多多献出善良的爱心,就是助长自己的人生,就是助长自己的成功!
爱心是人生成功的助缘,不仅在于爱心最容易收到回报,还在于爱心是博大的。
有这样一个佛家的故事。
师父打发他的一个年轻弟子到集市上买东西。弟子回来后,满脸的不高兴。师父便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这么生气?”
“我在集市里走的时候,那些人都看着我,还嘲笑我。”弟子撅着嘴巴说。
“为什么呢?”
“人家笑我个子太矮,可他们哪里知道,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我的心胸很大呀。”弟子气呼呼地说。
师父听完弟子的话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着一个脸盆与弟子来到附近的海滩。师父先把脸盆盛满水,然后往脸盆里丢了一颗小石头,这时,脸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接着,他又把一块大一些的石头扔到大海里,大海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师父谆谆告诫:“你说你的心胸很大,为什么人家只是说你两句,你就生这么大的气,就像被丢了颗小石头的水盆,水花到处飞溅?真正的心胸大,就该像海一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个成功者,都有博大的心胸。因为成功之路上你会遇到许多人和事,博大的心胸才可以包容这许多人和事,哪怕当时似乎忤逆自己的人和事。从而使这许多的人和事都成为自己人生的助力,哪怕那些暂时也许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也会在你的包容之下转化为有利的因素。然而,这一切靠权谋是不行的,而是靠一种性格,靠博爱的性格,靠善良的性格,靠与人为善的性格。
你也许说,我可以对人好,为人付出,与人为善,对人有爱心,但是,我受不了别人给我的冤枉和委屈。下面的故事会告诉你,那是你的爱心还不够博大,那是你的心胸还不够宽广,那是你还缺少生活的磨炼。
5年前,罗君到一家大公司打工,办公室两位同事都比他年轻,才二十出头。平心而论,尽管他们走出校门不久,工作能力还是挺强的,人际关系也不错。可是,长则一年,短则半年,他们都辞职了。并非待遇不好,也不是公司没有发展前途,而是受不了冤枉。有几件事情,由于其他部门不予配合,没办好。不知情的上司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辩解也无济于事。他们受不了这个冤枉,于是先后走人了。其实,上司人还是不错的,就是脾气暴了一点。罗君希望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忍一忍,就海阔天空了。拍案而起、甩袖而走虽然一时痛快,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却是永远的难题,也许下一个上司更蛮不讲理,受的冤枉会更多。
可他们对罗君的好心和承受力表示感谢和敬佩之后,还是走了。他们走后,一直和罗君保持着联系,不断地跳槽,不断地受不了冤枉,至今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其中的张某在罗君的鼓励下,吃了回头草,又和他成了同事。上司并没有因此小看张某,也没有给他小鞋穿。事实证明了上司这个人确实不坏。
有趣的是,张某重返公司不久,上司因为受不了上上司的冤枉,辞职了,正职反倒被他后来居上了。成了上司之后,张某有时也冤枉下属。罗君资格比较老,又担任着副职,他不敢轻易冤枉罗君。但是有一回,他还是忍不住冤枉了罗君,当时,罗君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笑了之。事后张某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主动请罗君吃饭并向他道歉。借着酒胆,罗君把他说教了一通:“当年,你没当领导的时候,受不了领导的冤枉,现在你当了领导,就该将心比心,不要轻易冤枉下属。”一席话说得张某低下了头:“如果我不回来,我的位置也许就是你的,难道你不觉得冤枉吗?”
罗君笑道:“你的能力比我强,我没什么好冤枉的。如果我有能力,早就当上正职了。”
张某不由肃然起敬:“你的胸怀真开阔,我要向你学习!”
罗君推心置腹道:“胸怀不是天生的,不是我倚老卖老,我都‘奔四’了,受的冤枉不比你喝的酒少,胸怀其实都是冤枉撑大的。”
是啊,人生在世,尤其当你处于从属地位的时候,难免被冤枉,滋味当然不好受。年少轻狂的时候,是受不得冤枉的,哪怕受到针尖那么小的冤枉,也会条件反射般地弹跳起来,非要辩个眼球充血嘴角冒泡方肯罢休。可有些事情,与其浪费时间作无谓的争辩,还不如用事实和实力证明自己。当你的胸怀被冤枉一点一点撑大的时候,你的事业也就一步一步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