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避僵局(1 / 1)

谈判胜负手 刘瑶 754 字 8天前

福克兰是美国鲍尔温交通公司的总裁,在他年轻的时候,由于他成功地处理了公司的一项搬迁业务而青云直上。当时,他是该公司机车工厂的一名低层职员,在他的建议下,公司在费城收购了一块地皮,准备用来建造一座办公大楼,因此这块地皮上原来居住的100多户居民,都得因此而举家搬迁。

但是居民中有一位爱尔兰老妇人,却率先与机车工厂进行顽固抗争。在她的带领下,许多人都拒绝搬走,而且这些人都团结一致,决心与机车工厂周旋到底。

福克兰对公司说:“如果我们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会费时、费钱。并且我们不能用强硬的手段去驱逐他们,这样我们将会增加许多仇人,即使大楼建成,我们也将不得安宁。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去处理吧。”

福克兰找到这位爱尔兰老妇人时,她正坐在房前的石阶上。福克兰故意在老妇人面前忧郁地走来走去,以引起老妇人的注意。果然,老妇人开口说话了:“年轻人,你有什么烦恼?”

福克兰走上前去,他没有直接回答老妇人的问题,而是说:“您坐在这里无所事事,真是太可惜了。我知道您具有非凡的领导才干,实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听说现址将建造一座新大楼,您何不劝劝您的老邻居们,让他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永久居住下去,这样,大家都会记住您的好处。”福克兰这几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老妇人的心。不久,她就变成了全费城最忙碌的人。她到处寻觅住房,指挥邻居们搬迁,把一切办得稳稳妥妥的。而交通公司在搬迁过程中,仅付出了原来预算的一半代价。

在谈判进入交锋阶段、协商阶段等实质性磋商的时候,常常由于某些人为或突发原因,使得谈判双方相持不下,从而产生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僵持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谈判人员不善于找寻产生僵持局面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案,一味地听任其发展下去,就很可能导致谈判的破裂。

事实上,谈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并不完全是因为谈判双方存在着不可化解的矛盾,也就是说,谈判本身并不属于那种没有可行性的谈判。通常情况下,没有可行性的谈判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不具备客观条件

有些谈判由于客观上不具备履约条件,或虽具备客观条件但不可能达到目的,随着谈判的深入,这个问题就越发明朗化,从而直接导致了谈判的破裂。

2.不具备谈判的协定空间

在谈判中,协定空间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朗的,它是一个双方逐步探索的过程。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谈判双方可能会发现,他们提出的条件根本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因而使谈判陷入僵局,并最终导致破裂是在所难免的。

3.没有商谈的价值

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事前的盲目和冲动,在没有做好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下,匆匆地举行谈判。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才精疲力竭地发现他们所进行的谈判实属耗时费神,毫无价值,于是,悬崖勒马,果断地停止了谈判。

只要没有出现以上的任何一种情况。谈判的僵局则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找出问题所在,也是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实上,许多谈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常常是基于谈判双方在立场、感情、原则上存在着一些分歧,而这些分歧通过谈判者的努力,打通心理通道,逾越人为障碍,是能够取得谈判成功的。

这就如同上述的谈判事例中,福克兰以巧妙的赞扬,获得了顽固的爱尔兰老妇的内心认同感,并激发了她心灵深处的一种主人翁意识,从而主动地配合了企业的搬迁工作。

常言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谈判中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是一帆风顺的,出现僵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在于谈判者本身要有健康成熟的心态,才能从容地面对问题和矛盾,用自己的诚恳去征服对手的心,而这种诚恳的态度,不仅是克服僵局的有效手段,也是今后谈判的基础和继续合作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