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细菌是一种有害的生物呢?事实上,细菌的危害的确很大,它们本身带有一定的传染性。细菌能够引发疾病,让我们的伤口感染发炎,让我们的食物腐烂发霉。
不过细菌并非只有“坏”的一面,它们也有“善良”的一面,能够为人类做出相应贡献。
一个细菌是好还是坏,取决于它的营养方式。细菌的营养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养;一类是异养。
自养是自己制造出一定能量来维持生命的营养方式。异养是依靠别人能量来生存的吸收方式。
采用不同营养方式生存的细菌,相互之间区别较大,但都存在有益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异养细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仅可以分解动物尸体,还可以促进碳循环。但是它窃取别人的能量为自己所用,是一种很“自私”的细菌。
自养细菌有益的一面,是它可以帮助宿主(它寄生的生物)收集其欠缺的营养,在凝聚营养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宿主废物利用,增强宿主的免疫力。自养细菌有害的一面,则是它们可能会抢夺宿主的营养,使宿主变胖。
此外,不论是自养细菌还是异养细菌,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作用,对人类的生活和医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细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吃面食的时候,会用发酵粉,里面就含有菌类组合体,包含酵母菌、真菌和细菌等菌类,能有效促进面粉发酵。
工人们用传统方法制醋时,会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使酒转变成醋。此外,我们利用土办法制作食物时也经常用到细菌。比如制作奶酪、泡菜、酒、酸奶的过程中,都利用了细菌的分解作用。
除了生活上贡献卓著,细菌在医学上的价值也不可估量。细菌可以分泌抗生素,如链霉素就是由链霉菌分泌出来的。
此外,细菌还是“清洁大使”。国际上经常会用到一种叫生物复育的方法,处理受污染的地下水。这是利用细菌来降解有机化合物,以处理污染物、净化水源。
科学家还曾利用嗜甲烷菌,分解美国佐治亚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物,有效处理了环境污染。大面积的石油污染,因为人工处理不便,只能依靠一些生命力极强的细菌来降解,效果颇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