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都听过长辈讲过“抱柱守信”的故事。古时候,有位年轻人和人相约在桥下。他等了许久也没见到约会的人。一会儿河水上涨,漫过桥来,他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桥柱,一个心眼儿地等待着友人的到来。河水越涨越高,竟把他淹死了。这位年轻人抱柱而死的行为尽管有点迂腐,然而,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却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佩的。
有许多诺言能否兑现得了,不只是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是常有的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取得诚信,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入失望的深谷,而并不是给自己不作努力埋下契机。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常会听见或说过那些并非出自本意的客套话,而人们对于这些社交辞令也往往不加重视。
比方说,当一群人在谈论戏剧时,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非常喜欢欣赏戏剧,尤其是刻画现代人生活点滴的戏。”
“你真喜欢那样的戏呀!真巧,我认识一位剧场经理,他们的剧场最近要推出你欣赏的戏种,这样吧!改天我帮你要一张门票。”
这是极典型的双方均不认真的社交会话。如果说这是约定,倒不如说它是谈话时的润滑剂。
如果有一天,当你与客户谈话谈到海南的椰子很有名时,你说出此话的原因,当然不是在暗示他,你想要吃椰子,而只是将名产列入话题罢了!因此,在听到这位客户说“正好下周我去海南,到时候我带来两只送给你”后,你自然摆出一副像煞有介事的模样,回应“好啊!”实际上,你从未将此话当真。
但令你吃惊的是,一星期后你收到了这位客户送来的椰子!你会惊讶,是因为料想不到在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老实憨厚的人。也许就是这一次,会让你对这位客户的印象非常良好。
所以,在交往中确实地履行自己所做的“改天我……”的承诺,必能打动对方的心。
然而,或许有人会认为自己与对方的态度不同,何必如此认真地履行承诺。不过,就因为对方的不当真,而你却以认真的态度面对所做的“约定”,这样产生的效果才会更大。换言之,对方对你这种履行诺言的诚信行为,引发出的喜悦及赞赏会随着吃惊程度而成正比增加。
认真地履行自己所做的“改天我……”的承诺,不管是进行感情投资,还是让他人愉悦舒坦,都不失为一个妙策。
现代年轻人在面对自己曾许下的诺言时,常以马虎轻率的心态处理。
比如,有人以为逢人便说“改天我们去吃个饭吧”或“改天我们去喝杯咖啡”是八面玲珑的做法。实际上,所得到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在表面,对方也会因场面的关系而应声附和,但在私底下却对你经常开支票,而且是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会产生极大反感,对你的信赖更是逐渐降低。
曾子杀猪取信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上街,儿子哭着要跟着去,妻子哄他说“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不哭闹了。妻子从街市回家,只见曾参正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赶上去说:“我刚才是哄孩子,你怎么当真呢?"曾参严肃而认真地说:“那可不行,当父母的不能欺骗孩子。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小不懂事,就会跟着学,这样就起了教孩子说假话骗人的作用,那就太不好了。”妻子为难地说“那可怎么是好?”曾参果断地说:“就照你说的办吧!这叫‘言必信,行必果’。”
有的人面对别人的请求时,虽然心里很想拒绝,但是觉得拒绝了对方,便是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或是担心被指责为不讲义气,所以就违心地答应下来,随后懊恼不已,因为不能够去实现,往往失信;有的人好轻易许诺,以显热情,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兑现诺言,往往失信;有的人事到临头或兴奋时刻,慨然应允给别人某件物品,以示慷慨,可冷静之后,又十分舍不得,后悔莫及,吝啬占了上风,常常失信;有的人对于自己根本办不到的事,也拍胸脯,打包票,事后总不能兑现,时时失信。他们往往不知道做人要以严格守信为先,不知道既然许诺他人,就要不惜一切的给予绝不能吝啬,就要竭尽全力去实现而毫不动摇的道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他人怀疑和不信任你。
所以,是否对他人许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当自己无能为力或心里不愿给予或是难以给予的时候,我们应保持缄默,或者诚实地说一声“不”“对不起”。在回绝的时候应做到友好、轻松、诚恳,因为这样的拒绝并非恶意,别人会理解你的苦衷并给予体谅的。
信誉许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不应办的事情或办不到的事,千万不能轻率应允。一旦许诺,就要千方百计去兑现。否则,就会像老子所说的样:“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一个人如果经常失信,一方面会破坏他本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还将影响他本人的事业。
明代《郁离子》一书中有如下一则商人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某商人过河船沉,他拼命呼救,渔人划船相救。商人许诺:“你如救我,我付你100两金子。”渔人把商人救到岸上。商人只给了渔人80两金子,渔人斥责商人言而无信,商人反责渔人贪婪。渔人无言走了。后来,这商人又乘船遇险,再次遇上渔人。渔人对旁人说:“他就是那个言而无信的人。”众渔人停船不救,商人淹死河中。这就是言而无信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