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杂乱的桌子是杂乱脑袋的写照”。每天我们为了处理乱七八糟韵事情以及找东西,会占据我们大量的时间。据统计,一般人平均每天会为找东西耗费1个半小时左右,每周7个半小时。也就是说,这种人一生中要有5年左右的时间是在找东西。我们都有过找东西的经历,找东西除了浪费“找”的时间外,还会因为找东西造成心情烦躁、无心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条理会浪费掉我们许多时间。为了找某个东西(它也许是钥匙、也许仅仅是一张名片),结果翻箱倒柜,把办公室或家里翻个底朝天。其实,只要养成好的习惯,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告别混乱的黄金法则就是:让我们的物品“各就各位,各得其所”。
用一句简单的话就是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用完以后仍要放回原处。
如果在一个集体里(家庭、公司、学校),大家的公共用具一定要放在同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大家很容易找到它们。
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养成一个东西放在固定地方的习惯吧。现在请你拿出笔,记录物品重新安置的地方,并保留这张纸条,直到30天形成习惯以后。在安置物品时要注意下以原则:
(1)不要舍不得丢弃废品。不要的东西不但占用我们的空间,还要我们花时间去打理、储存它们。
(2)分门别类。把东西按照使用的频繁次数分类。我们可以把最常用的东西放在随手能及的地方,把不太常用的东西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把不常用的东西分箱放置,在箱子外的显眼处标上物品的种类。
(3)有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像碗碟放在水盆或碗柜内一样;菜刀放在案板旁边;纸、笔放在电话和书桌旁边一样,同一个工作所需的有关联的物品应放在一起。这样用起来得心应手,节约时间。
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后,拿任何东西都能一步到位,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习惯,却可以节约许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