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早是南北朝时流行于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入唐,君王出行的礼仪乐曲中有《龙吟声》。根据历代古诗描述,“龙吟”原本是对笛声的比喻,后来也常喻水声,李白有诗“笛奏龙吟水”,题名由此而来,曲牌中亦有此调。以该曲填词始于五代,以苏轼《水龙吟·霜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本词调为历代词家所喜用,多名家名作,体式繁多,另有二十五种变体。词牌异名有《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