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万斯年》,属龟兹部舞曲,入唐代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天仙,指仙女,“子”为小曲、小令之意。调见《花间集》五代韦庄词,以皇甫松、和凝、韦庄词为正体,本为单调词,北宋发展出双调变体,共五体。词牌其他异名还有《万斯年曲》《秋江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