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闰中秋,[1]仿虎丘故事[2],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3]、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4],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
[1]该年农历中出现闰八月,则第二个八月十五为闰中秋
[2]习俗
[3]食盒
[4]出自《浣纱记》
[5]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山水画
闰中秋(1 / 1)
崇祯七年闰中秋,[1]仿虎丘故事[2],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3]、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4],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
[1]该年农历中出现闰八月,则第二个八月十五为闰中秋
[2]习俗
[3]食盒
[4]出自《浣纱记》
[5]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