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光元年(1645)乙酉五月
扬州附近江边
(外扮史可法,毡笠急上,回头望介)
【锦缠道】 望烽烟,杀气重,扬州沸喧;
生灵尽席卷,这屠戮皆因我愚忠不转。
兵和将,力竭气喘,只落了一堆尸软。
俺史可法率三千子弟,死守扬州,那知力尽粮绝,外援不至。北兵今夜攻破北城,俺已满拼自尽。忽然想起明朝三百年社稷,只靠俺一身撑持,岂可效无益之死,舍孤立之君。故此缒下南城,直奔仪真,幸遇一只报船,渡过江来。(指介)
那城阙隐隐,便是南京了;可恨老腿酸软,不能走动,如何是好。(惊介) 呀!何处走来这匹白骡,待俺骑上,沿江跑去便了。(骑骡,折柳作鞭介)
跨上白骡鞯,空江野路,哭声动九原。
日近长安远,加鞭,云里指宫殿。
(副末扮老赞礼背包裹跑上)
残年还避乱,落日更思家。
(史撞倒赞礼介)
(赞礼)阿哟哟!几乎滚下江去。(看史介) 你这位老将爷好没眼色!
(史下骡扶起介)得罪,得罪!俺且问你,从那里来的?
(赞礼)南京来的。
(史)南京光景如何?
(赞礼)你还不知么,皇帝老子逃去两三日了。目下北兵过江,满城大乱,城门都关的。
(史惊介)阿呀,这等去也无益矣!(大哭介) 皇天后土,二祖列宗,怎的半壁江山也不能保住呀!
(赞礼惊介)听他哭声,倒像是史阁部。(问介) 你是史老爷么?
(史)下官便是。你如何认得?
(赞礼)小人是太常寺一个老赞礼,曾在太平门外伺候过老爷的。
(史认介)是呀!那日恸哭先帝,便是老兄了。
(赞礼)不敢。请问老爷,为何这般狼狈!
(史)今夜扬州失陷,才从城头缒下来的。
(赞礼)要向那里去?
(史)原要南京保驾,不想圣上也走了。(顿足哭介)
【普天乐】 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
叫天呼地千百遍,
归无路,进又难前。(登高望介)
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指介)
有了,有了!那便是俺葬身之地。
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看身介)
俺史可法亡国罪臣,那容的冠裳而去。(摘帽,脱袍靴介) 摘脱下袍靴冠冕。
(赞礼)我看老爷竟像要寻死的模样。(拉住介) 老爷三思,不可短见呀!
(史)你看茫茫世界,留着俺史可法何处安放。
累死英雄,
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跳入江翻滚下介)
(赞礼呆望良久,抱靴帽、袍服哭叫介)
史老爷呀,史老爷呀!好一个尽节忠臣,若不遇着小人,谁知你投江而死呀!(大哭介)
(丑扮柳敬亭,携生方域忙上)
偷生辞狱吏,避乱走天涯。
(末扮陈贞慧,小生扮吴应箕,携手忙上)
日日争门户,今年傍那家。
(侯呼介)定兄!次兄!日色将晚,快些走动。
(陈、吴)来了。
(柳)我们出狱,不觉数日,东藏西躲,终无栖身之地。前面是龙潭江岸,大家商量,分路逃生罢!
(陈)是,是。(见赞礼介)
你这位老兄,为何在此恸哭?
(赞礼)俺也是走路的,适才撞见史阁部老爷投江而死,由不的伤心哭他几声。
(侯)史阁部怎得到此?
(赞礼)今夜扬州城陷,逃到此间,闻的皇帝已走,跺了跺脚,跳下江去了。
(侯)那有此事?
(赞礼指介)这不是脱下的衣服、靴帽么!
(柳看介)你看衣裳里面,浑身朱印。
(侯)待俺认来。(读介)“钦命总督江北等处兵马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印”。
(侯惊哭介)果然是史老先生。
(陈)设上衣冠,大家哭拜一番。
(赞礼设衣冠介)
(众拜哭介)
【古轮台】 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
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
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
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
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
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侯拍衣冠大哭介)
(柳)阁部尽节,成了一代忠臣。相公不必过哀,大家分手罢!
(侯指介)你看一望烟尘,叫小生从那里归去?
(陈)我两人绕道前来,只为送兄过江;今既不能北上,何不随俺南行?
(侯)这纷纷乱世,怎能终始相依?倒是各人自便罢!
(吴)侯兄主意若何?
(侯)我和敬亭商议,要寻一深山古寺,暂避数日,再图归计。
(赞礼)我老汉正要向栖霞山去,那边地方幽僻,尽可避兵,何不同往?
(侯)这等极妙了。
(陈、吴)侯兄既有栖身之所,我们就此作别罢!(拜别介)
伤心当此日,会面是何年。(掩泪下)
(侯问赞礼介)你到栖霞山中,有何公干?
(赞礼)不瞒相公说,俺是太常寺一个老赞礼,只因太平门外哭奠先帝之日,那些文武百官,虚应故事;我老汉动了一番气恼,当时约些村中父老,捐施钱粮,趁着这七月十五日,要替崇祯皇帝建一个水陆道场。不料南京大乱,好事难行,因此携着钱粮,要到栖霞山上,虔请高僧,了此心愿。
(柳)好事,好事!
(侯)就求携带同行便了!
(赞礼)待我收拾起这衣服、靴帽着。
(柳)这衣服、靴帽,你要送到何处去?
(赞礼)我想扬州梅花岭,是他老人家点兵之所,待大兵退后,俺去招魂埋葬,便有史阁部千秋佳城了。
(侯)如此义举,更为难得。
(赞礼背袍、靴等,侯、柳随行介)
【余文】
山云变,江岸迁;
一霎时忠魂不见,寒食何人知墓田。
(赞)千古南朝作话传,
(柳)伤心血泪洒山川;
(侯)仰天读罢招魂赋,
(赞)扬子江头乱暝烟。
【缒下】(zhuì)沿着绳子降下。
【仪真】在扬州与南京之间,即今江苏仪征市。
【鞯】(jiān)马鞍垫子。
【日近长安远】东晋司马睿南渡后听到洛阳的消息而流泪,儿子司马绍问他为什么哭,他便问儿子觉得长安和太阳哪个远?儿子说太阳远,因为没听说有人是从太阳来的。第二天司马睿又在群臣面前问他这个问题,这次他说长安远,因为抬头可见日而不见长安。
【湘累】湘水中冤死的人,古指屈原,此处史以屈原自比。
【一丈江鱼腹宽展】一丈长的江鱼腹部宽敞(被大鱼吞食也无所谓)。
【大招】《楚辞》中的一篇,写了四方凶险、楚国独美、招魂归国。相传为屈原所作。
【寒食】寒食节。
【招魂赋】相传为屈原或宋玉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