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清水秀,美丽的浙东流淌着水的灵气,且不说婉约柔美的西湖,磅礴大气的钱塘江,就是飞珠溅玉的小溪流也美得让人沉醉。自古以来到过浙江的诗人,都爱吟咏这“眉眼盈盈”处的山水,留下了许多关于水的诗。

人们说“江浙出才子”,灵秀的山水养育了灵秀的人。晋代这里是名门望族的聚集地,“士族”阶层的代表谢家就生活在这里。名门望族之后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水在他的笔下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意思是说,黄昏和早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含有清灵的光芒。这景色让人愉快,使人在其中游玩而忘记回家。这是能让游人乐而忘返的山水。还有“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出自他的《过始宁墅》,低矮的白云好像抱着幽静处的石头,临岸的绿竹仿佛漂亮的女子投影于清水涟漪中。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水之“清”。

到了唐代,浙东的山水名扬海内外,被吸引来的人更多了,而唐诗又是我国诗歌的巅峰时期,因此留下了更多的咏水佳句。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两上天台山,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了梦想的情景“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漾清猿啼”的诗句。意思是说,镜湖的月光映照出我的身影,一直把我送到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漾,猿猴发出清朗的啼叫。这样的风景让他生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之情。

李白的《石门留题诗》中的石门在今浙江省青田县城西北,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道:“何年霹雳阵,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歇。”描绘了石门洞飞瀑如练的壮美景色。诗圣杜甫曾在浙江游历四年多,发出了“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感慨。

许多诗人都在浙江留下了美好的诗句,像元稹的“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氾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白居易的“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等。诗句之多,不胜枚举。

浙江的水是诗意流淌的水,水成就了诗,诗也成就了水。古往今来,美人眼波一样清澈又妩媚的水打动了无数细腻而善感的心,留下了无数传诵千古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