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游子们远离家乡、在外拼搏时,都会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尤其在亲朋团聚的节日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更浓、更重。

大家一定很熟悉唐代诗仙李白那首《静夜思》。月光里的嫦娥是孤独的,她俯瞰人间,渴望与后羿团聚。看见这轮明月,李白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游子们白天为了生活忙碌、奔波,没有时间想家;可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闲下来了,就会勾起内心许多细腻的情思,心中不免泛起思乡的涟漪。

有一次,一段笛声勾起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大意:

谁家精美的笛子发出婉转缥缈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在整个洛阳城里。就在今夜,我听见了这首《折杨柳》,谁的思乡之情不会因为这笛声油然而生呢?

一段悠扬、缥缈的笛声,忽隐忽现地传到了李白的耳朵里。吹奏的这首《折杨柳》,是一首抒发离别羁旅之苦的歌曲。古代的人们在送别时,会折下路边的一条杨柳送给对方,如同《采薇》里说“杨柳依依”,用杨柳条表达自己对对方依依不舍的感情。这首歌本来就描写了离别的不舍与漂泊的孤独,再想想自己身在异乡,李白的思乡之情怎能不被勾起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高适,在一个特别的夜晚也想起了家人,产生了凄凉的思乡之情: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大意:

我独自躺在旅馆的**,寒冷的灯光照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入睡。是什么事情,突然让我这个游客的心情转向凄凉?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在除夕这个本该与家人团聚的夜晚,高适却独自远行,待在异地的旅馆里品味孤独、寂寞,就连空间里唯一能提供光亮的灯光都让他感到冰冷,可想高适的内心有多凄清。平日也就罢了,可今夜是除夕啊!今夜不是应该与家人团聚吗?可高适为什么待在一个陌生的旅馆里?对比眼前的景象,高适的心里该有多痛苦啊!但他的表达方式很新颖,他虽然想念家人,却没有直说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而是通过想象远在千里的家人在思念自己来委婉地抒发思念之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唐代诗人顾况居然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听角思归

(唐)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大意:

在梦里我回到了故乡,看见黄叶满庭院,青苔满地,一片荒凉之景,梦醒后,我听见城头上的军号哀鸣。在这个夜晚,我没有见到我想见的人,只能起身后,在残月下独自徘徊。

在梦里,顾况看见家园已经荒草满地、一片凄清,这说明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起来后发现原来是场梦,这时候城头的军号提醒他自己身处异地,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愁绪百出,睡是睡不着了,只能起身在月光下徘徊,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想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梦境里,顾况回到了家乡,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