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马与人类之间就有特殊的感情。在《西游记》里,大作家吴承恩就对马有“特殊”照顾。在他的笔下,唐僧的白龙马出身显赫,乃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而且它虽然是行李搬运工、唐僧的私人座驾,但还是唐僧重要的取经队友,最后功德圆满,成为广力菩萨。吴承恩给一匹马这么高的地位、荣誉,可见,马对古人而言多么特别呀。
李贺这位大诗人,也写了很多关于马的诗,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组诗《马诗》二十三首。通过对马的生动描写,李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他对马的描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驰骋沙场的骏马,抒发了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在这首《马诗》里,李贺写道:“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我的骏马才能戴上御赐的马笼头,得到皇上的赏识,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汗马功劳呢?从这句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李贺的英雄情怀和远大抱负。李贺本是李唐皇族后裔,所以他自视甚高,渴望为国效力,一展宏图。在咏马诗中,李贺还写到很多历史上和传说中的名马,比如西楚霸王项羽的乌骓马、汉代名将李广的汗血宝马、三国吕布的赤兔马。李贺写这些名马和名将,倾注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佩和羡慕之情,他也想像这些名将一样,征战沙场,名扬千古。
第二类,才德出众的骏马,抒发了李贺对自己才能、气质、美德的自信。他在《马诗》其四里写道:“此马非凡马……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意思是说,这匹马可不是世间的凡马,你看它瘦骨嶙峋好似弱不禁风,可是你上前敲敲它的骨头,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这是夸马品质优良,伯乐应该挑中这匹千里马。他还写马的才能非凡:“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其十五)意思是说,这匹马虽然出生于天地之间的小沟,但是它能擦着云飞奔,就是说马虽然出身平凡,但是才情不凡。这就像李贺虽然出身于一般的中小地主家庭,父亲去世后家境更加贫寒,但是他自认为才能出众,具有治世之能。他以骏马身上的美好品质比喻自己才德出众、出类拔萃。
第三类,日渐衰老的马,抒发了李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李贺才气过人,但在进京赶考时,别人故意借口他父亲的名字“晋肃”与“进士”的“进”字犯嫌名,不让他参加考试。李贺的朋友韩愈想要帮他却也无能为力,最后李贺愤然离开了考场。所以李贺写“赤兔无人用”(《马诗》其八),把自己比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赤兔马,意思是说,这么好的马都得不到重用,更何况是人呢,借此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表现这类马形象的诗,都被一层浓郁的哀伤笼罩着。
第四类,庸碌无为的闲马、肉马,抒发李贺对现实中小人当道、君子遭弃的批判。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那时唐代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唐宪宗上台后,宠幸奸臣,李贺作为李唐皇族后裔,当然为现实忧虑。他不敢妄议朝廷,只有通过作诗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马诗》其二十三)它的意思是,汉武帝一心想要长生不老,整日烧金炼丹只得到一缕飘升天空的紫烟。皇上马厩里养的那些肥头大耳的肉马无论再怎么喂养也不可能飞上青天。李贺借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情,讽刺当今皇上荒**无道、用非其人,抒发了内心难以抑制的不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