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流畅的发言,关键在于如何突出重点,优先说明最重要的部分。要想说明最重要的部分,最初的一分钟非常重要。
这一分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限。假如对方态度积极,想要听你说话,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如果对方并不是特别想听,那么他能够承受的时间最多一分钟。如果你花了两分钟时间,对方便会按捺不住,注意力就会分散到别处去。换句话说,你能否在一分钟内抓住对方的心,决定了之后的交谈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因此,你必须将要说的事情压缩在三个点上,每一个点压缩在15秒内,争取在一分钟以内将整个事情交代清楚。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你要做的重要的事情是如何遣词造句,你能否吸引住对方全押在这一刻上了。而且,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好恰当的语言,这也可以说是语言能力的问题吧。你需要将重点词汇、必要词汇即关键词从你的口中干脆利落地吐露出来。
当然,怎么说话才能抓住对方的心,这也是因对方而异的。实际上,寻找关键词,可以说是一种推测对方潜在欲望和愿望的技能。如果对方能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那么你只需据此来发言,这样做会相对容易一些。可是,现实中的事情并不那么乐观,对方的反应几乎总是很暧昧的——“好像也不是”“有点不对吧”等。于是,我们就需要自己来提案,将对方想说的话说出来。
例如,你问一个委托你帮他造房子的人想造成什么样子,对方的回答几乎都会是“让人住得比较安心、一家人在一起有家的感觉”等很概念化的东西。要将这些概念搬上图纸,不是专家恐怕无法做到。但是,这才是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领会他人意图,将它变成有形的商品和服务,这样的社会越来越谋求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人。也正因为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能更细心入微地体察对方的意图,也就无法更好地开展工作。
也就是说,你应该学会经常问“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的问题,然后提出你的建议。为了适应这种时代要求,你也必须通过读书来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