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发言能力”与“发问能力”,深化谈话内容(1 / 1)

深度阅读 斋藤孝 456 字 8天前

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与人交谈,而这样的交谈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不过,你必须留意,虽说是无意识的,彼此还是在观察对方的能力。比方说,对方老是提一些无聊的问题,你还想见他第二次吗?你的内心大概会想“和这个人交往是浪费时间”,你一定会尽量找借口避开他。同样,对方也在犀利地观察你。如果你总是说些无意义的话,对方没准儿会认为你没水平。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那么无论你有多么出类拔萃的才能,或者你打算提出多么了不起的创意,你都已经丧失了发挥才能的机会。

为此,你需要培养我在前面叙述过的“发言能力”,外加“发问能力”,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提到历史上发问的名人,一定会有人举出苏格拉底的名字。他通过发问让对方思考,帮助别人挖掘储备的知识、发现真理,这一被公认为“产婆术”的方法启发了很多人。例如,他向人请教“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理”,让别人认识到自以为知道其实并不知道的问题,从而思考什么才是真理。苏格拉底的个案其实意味着,发问有着深化谈话内容的力量。

谈话本来就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行为,它需要通过双方的语言碰撞渐次深化。无论你有多强的发言能力,如果只是你自己一味地言谈,则根本无法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你应该做的是,通过“发问”这一积极的行为来给对方以动力,从而加深彼此的沟通。

发问包括用于探索话题的发问和用于深化话题的发问,如果能很好地分别使用这两种发问方式的话,谈话一定会变得很有趣味。

与初次见面的人谈话,大多是从闲聊开始的,比如从探索话题的发问开始,例:“您休息天是怎么过的?”对方回答:“打网球。”随后,顺着对方的回答接着发问。

就这样,在获得对方信息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下面谈话的内容。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发问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了发问而发问(“抽象的”且“可有可无”的发问)的层面上。如果你这么做的话,对方马上会对彼此的谈话失去兴趣。这种发问能力以及前面提到的发言能力,是在当下社会上生存十分重要的能力。

生意场上尤其需要具备这样的技能,即以10秒到15秒的短暂时间来提案、观察对方反应、再次提案的能力。为此,你必须培养这种将发言能力和发问能力进行组合使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