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魏的打扫(1 / 1)

北魏帝国像看戏一样看刘裕横扫天下,在观摩这部大戏很久后不由得倒抽凉气,倘若刘裕以长安、洛阳为根据地,向北发动进攻,北魏帝国能否阻挡,这是个大问题。形势对于新兴的北魏帝国来说不明朗,然而,一切都是命数,北魏帝国想得有点多了。

刘裕正在长安高瞻远瞩、收复大好河山时,他留在司马德宗身边的谋臣刘穆之病重。刘穆之老成持重,是刘裕的左膀右臂,刘裕把他安插在东晋帝国中央政府,就是为了控制大局。如果刘穆之有什么闪失,刘裕在中央政府的布局会被政敌砸烂,思前想后多日,他做出艰难决定: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作为第一执行官,大将王镇恶和沈田子为司令,指挥一半精锐镇守长安,而他则心急火燎地南返建康。

他这一走,注定了和全中国失之交臂,南北朝时期进入跑道。

刘裕留下的团队,是个火药桶。刘义真太年轻,未经战阵,刘裕留下他的目的不是让他指挥王镇恶和沈田子,他也指挥不动。刘裕是想借此向天下表明决心:“我把亲儿子留在这里,因为我还会回来!”

王镇恶是前秦帝国宰相王猛的孙子,凶猛而特立独行。沈田子更凶猛,也更标新立异。这两个人,除了刘裕,没有人可以驾驭。倘若没有战事,王、沈二人还能相安无事,但不可能没有战事,刘裕前脚刚走,那个忘恩负义的胡夏国王赫连勃勃就像狗嗅着屎一样向长安城摸来。

赫连勃勃在公元409年击溃后秦帝国主力后,发展得一帆风顺。他持续不断地蚕食后秦帝国领土,无限扩张,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发几十万民工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名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统万城号称永不陷落之城,修建城墙时,赫连勃勃用锥子检验城墙,如果能插入一寸,就把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确切地说,统万城是一座人泥混合之城。

公元417年,刘裕灭掉后秦,进入长安,主动向赫连勃勃示好。赫连勃勃假惺惺地恭喜刘裕消灭叛逆,刘裕正准备和他发展进一步的友谊以联手对付北魏帝国时,建康发生变化,刘裕离开。赫连勃勃立即进攻长安。

如果不是沈田子和王镇恶内讧,赫连勃勃根本拿不下长安城。王镇恶先以抵抗不力为由杀掉沈田子,他本人又被沈田子部将谋杀,刘裕留在长安的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光杆司令刘义真没有指挥才能,长安城很快被赫连勃勃攻陷,刘义真仓皇逃回南方。

刘裕在建康得知长安城陷落后,只能遥望北方,默默流泪。这是一次功亏一篑的挫败,也是历史的宿命。

赫连勃勃在彻底扫**了刘裕留在关中的其他军力后,公元418年,他升胡夏王国为胡夏帝国,成为五胡乱华时期最后一个建立的帝国,也为五胡乱华敲起丧钟。

在此之前,公元414年,西秦王国灭亡南凉王国。西秦由乞伏国仁于公元385年建立,其统治的区域很小,只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公元400年,西秦国王乞伏乾归(乞伏国仁之弟)被后秦兵团打败并归顺后秦,西秦短暂地灭亡。公元409年,后秦帝国主力被赫连勃勃全歼,乞伏乾归趁机复国。

刘裕收拾了南燕帝国和后秦帝国后,北中国只剩下了胡夏帝国、北燕王国、北凉王国、西凉王国、西秦王国。

北魏帝国接过刘裕的棒子,清扫最后的烂摊子。

北魏帝国还未来得及动手收拾烂摊子,北凉王国就先对邻居西凉王国动起手来。西凉的建立者是汉王朝大将李广的后裔李暠。西凉公元400年创建,公元405年迁都甘肃酒泉,之后和沮渠蒙逊于公元397年所建立的北凉王国发生冲突,两个邻居争吵不休。

公元417年,李暠去世,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李歆即位,两国势均力敌的局面被打破,三年后,李歆在与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的战役中失败被杀,他弟弟李恂接过烂摊子,一年后,在北凉王国的凶猛进攻下,乞降不成,李恂自杀,西凉王国(400年—421年)灭亡,寿命二十一年。

公元422年,北魏帝国开始行动,拓跋嗣命太子拓跋焘清扫东晋帝国在中原的地盘。经过一系列闪电般的进击,北魏帝国把边界向南推进一百余公里,将军事重镇洛阳纳入兜中。第二年,拓跋嗣去世,拓跋焘(北魏太武帝)继位,他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把北魏带上了巅峰。

公元426年,拓跋焘对胡夏帝国的进攻准备完成,一年前(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他的几个儿子效仿后赵、后秦那些领导人的儿子用血腥手段争抢王位,最后,赫连昌胜出。拓跋焘抓住胡夏帝国内讧之后短时间无法恢复元气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长安。第二年,拓跋焘再对胡夏的首都统万城发动进攻。统万城果然如赫连勃勃所说,是永不陷落之城,拓跋焘在持续攻击了几天后,一无所获。于是他乞灵于诡计,命令兵团撤退,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

赫连昌大喜过望,认为这是超越老爹名望的大好机会,于是出城追击,结果中了拓跋焘的埋伏。赫连昌被俘后,于公元434年被拓跋焘杀掉,那个号称永不陷落的统万城只存在了十四年,就轻易陷落。赫连昌被拓跋焘活捉后,他弟弟赫连定逃到平凉(今甘肃平凉)为胡夏帝国续命。

赫连定心惊胆战地等着拓跋焘来攻击,可没有等到。因为拓跋焘掉转了枪头去解决更麻烦的对手,那就是柔然部落。

柔然部落是匈奴别种,本和鲜卑人一起在北方生存,鲜卑人大举南下进入中原后,其真空地带遂成为柔然的乐园。柔然的崛起如同当年北魏的崛起一样,都是悄无声息的。当北魏帝国在中原争夺地盘时,柔然部落就在北魏北境抢劫北魏的地盘和人民。这让北魏帝国异常恼火,两方战争年年不休。北魏第一任皇帝拓跋珪和第二任皇帝拓跋嗣都曾多次北上捕捉柔然主力,欲将其歼灭。可是柔然部落神出鬼没,你来我就化整为零,你走我就化零为整,不停地攻击北魏北境。北魏帝国对这个流氓部落无计可施,就给它起了个讨厌的名字:蠕蠕。

这种方式说明北魏帝国汉化已深,否则它不会想到用孔夫子正名的方式来对付敌人。柔然并没有因为被人称为蠕蠕而意志消沉,对北魏帝国边境的袭扰反而更加激烈。

在攻陷胡夏首都统万城的第三年(429年),北魏帝国终于决定对柔然部落实施毁灭性打击。拓跋焘率领主力亲自出马,经过半年的战争后,柔然主力被拓跋焘消灭,柔然残余势力逃亡至更北之地。北魏帝国暂时缓解了北境的压力,于是掉过头继续对半死不活的胡夏帝国发动攻击。

公元430年,拓跋焘兵团暴风一样地扫**胡夏帝国的关中之地,胡夏皇帝赫连定请求当北魏帝国的尾巴国,拓跋焘拒绝,要他取消帝号投降。赫连定本来已是行尸走肉,想不到被拓跋焘一激,突然满血复活。公元431年年初,他突然攻击西秦王国。西秦国王乞伏暮末气急败坏地说:“这孙子真是抽风,北魏已经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还有心情来打我。”

乞伏暮末根本没把赫连定放在眼里,他亲自率领全国部队出战。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胡夏帝国虽然已满脸血污,但余威仍在,使得西秦的抵抗有些吃力。赫连定用胡夏帝国最骁勇的骑兵冲破西秦的战阵,将乞伏暮末活捉后处死。西秦王国(385年—431年)灭亡,减去它中途灭亡的九年(400年—409年),寿命三十七年。这在五胡十六国中算是高寿了。

赫连定轻易灭掉西秦王国,这让他产生幻觉,认为是老爹赫连勃勃的魂魄附体,于是他又向沮渠蒙逊的北凉王国发起进攻。沮渠蒙逊知道不是赫连定的对手,所以联络吐谷浑夹击赫连定,赫连定在劫难逃,他的骑兵被吐谷浑骑兵消灭,他本人被活捉。胡夏帝国(417年—431年)和被它灭掉的西秦王国在同一年灭亡,算上它称王国的十年(407年—417年),寿命二十四年。

胡夏帝国在北中国的灭亡,让北魏一家独大,公元436年,北魏帝国把兵锋指向北燕王国。北燕末代皇帝冯弘连抵抗的口号都不喊,带着首都辽西龙城(今辽宁朝阳)的部队和百姓逃亡至高句丽王国。高句丽王国马上把他斩首,北燕(407年—436年)灭亡,寿命二十九年。

灭亡北燕的三年后(439年),拓跋焘对北中国最后一个国家北凉王国发动进攻。北凉王国眼睁睁看着各国灭亡,早已是惊弓之鸟,听说北魏兵团即将抵达,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的继任者沮渠牧犍肝胆俱裂,慌慌张张开门投降,北凉王国(397年—439年)灭亡,寿命四十二年。

至此,北魏统一了北中国。

自公元304年刘渊建前汉王国到公元439年北魏帝国灭亡北凉王国,一百三十五年的五胡乱华终于结束。在这接近一个半世纪的岁月中,北中国成为地狱,到处打打杀杀,所有的空间都成为血肉横飞的战场。乱世之下,价值观混乱不堪,所有人都想称王称霸,个别野心家和实力派也做到了这一点,然而成为九五至尊的他们,没有给中国人带来一丁点好处。

当我们对乱世做深刻检讨时,会发现一个让人震恐的事实,那就是,所有的坏事都由人心引发,到最后不可收拾。我们可以这样追溯:为何有五胡乱华,因为中原内地胡人太多且王朝政治腐败;为何中原内地胡人太多,因为汉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人口红利而将胡人迁进中原内地;为什么王朝政治腐败,因为西晋帝国领导人和高层官员的君不君、臣不臣;为什么君不君、臣不臣,因为当时的大环境、社会价值观就是奢靡、颓废、**;为什么会有这种社会价值观,因为人好逸恶劳,而当统治者因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没有机会纠正这种卑劣的人性时,它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最后传遍天下,形成了五胡乱华。

知行合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观点认为:知者行之微,行者知之著。所有的大问题都从小问题开始,所有的社会混乱都从每个人的方寸之间开始。当它“著”时,我们要琢磨它的发源——微,这个“微”,就是我们人的念头,念头是可以交换、共享的,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五胡乱华的出现,就是在此之前有无数人在交换、共享坏念头,最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除了这些,五胡乱华的历史还告诉我们中华人一件更重要的事:中国必须是统一的国家,绝不能分裂。而不能分裂的前提就是,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知行合一为本,控制好自己的念头。

当然,我们可能误判了“五胡乱华”的“胡”,刻意强调了“胡”。实际上,中国人一直主张“四海一家”“天下”的观念,在中国人古怪的头脑中,根本没有民族概念,只有文化概念——凡是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凡是不用中国文化的就是夷狄。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天下一家”,所有在中国发生的事都是内政,无论你是哪个民族的人,只要你建了国,就会被视作叛徒,你的国家也不会被承认。只要你仍然听从中国统一政府的领导,无论你是哪个民族的人,都是同道。

前面冉闵向东晋帝国求救而没有得到回应的事就是证明。

无论如何,北中国这段动**血腥的岁月结束了,前秦帝国当初也完成了北中国的统一,但昙花一现,北魏帝国能否持久,要看它对南中国政权的态度,更要看它的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