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人/事/时/地/物”这样的思考模型,至少可以列出五种绘制这本书思维导图的方法,分别是“人”“事”“时”“地”“物”。
(1)人,以和爱德华关系密切的人物为主干,把爱德华所经历的主人和伙伴列成主干。如果画成图,主干关键词就是阿比林、渔夫夫妇、布尔、布赖恩兄妹(包括布赖恩和萨拉·鲁思)、卢修斯。二级分支的内容可以是这些人物的特征或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
(2)事,以爱德华所经历的事情作为主干。以事情为线索,主干就是落海、被丢弃、流浪、“稻草人”、陪伴、卖艺、守望。分支内容可以进一步列出每个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以及发生了什么。
(3)时,就是时间轴,以时间的顺序作为主干。比如,爱德华陪伴阿比林四年,从她7岁生日收到爱德华当作礼物,到11岁时失去爱德华,然后爱德华在海底待了297天等。时间轴也是列主干的方法之一。
(4)地,以爱德华旅行的地点先后顺序作为主干。
既可以根据时间的顺序来排列这些地点,主干顺序是阿比林的家、海上、渔夫夫妇的家等,也可以根据分类的原则,把这些地点重新进行归类。在下一级分支,再具体列出不同的地点和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5)物,例如,以爱德华的名字、主人的名字、爱德华的心情作为主干。
以名字为主干,如下页图所示,主干是爱德华在不同的主人那儿所拥有的名字。
以心情为主干,爱德华在他的旅途中颠沛流离,尝遍人间冷暖:从最初的自命不凡、不懂得爱,到感受到恐惧;从得救的喜悦,到经历心痛;从绝望,到最后打开心扉充满希望,最终找到回家的路,等到他最初的主人。
这一路,它经历了各种情绪的起伏和波动。每段旅程,每个阶段,都有它主要的情感线索,我们也可以跟着这样的情感线索,跟着爱德华学会爱和被爱。
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将这本书的结构脉络清晰地画出来,然后看着图讲述小兔子的故事就不在话下啦。
请你动脑又动笔
请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本书,画出这本书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