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思维导图帮你能力进阶 2.1 复习不迷茫,知识网络来帮忙(1 / 1)

有一天,图图愁眉苦脸地过来找思思。

图图:“唉,这个假期玩大了,作业还没写。才一个月的时间,上学期的很多内容都忘记了!开学马上就要小测验,可怎么办?”

思思:“把我的图借给你复习复习吧。”

用一张图梳理清楚学科知识体系,把一学期的内容变成一张图,不仅可以帮助你把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还方便你时不时拿出来回顾复习,加强记忆。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本为例,画书为图分为五步。

第一步,绘制中心图。

这学期的数学内容有加减乘除和时间,用数学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作为中心图。

第二步,绘制主干以及二级分支。

根据目录回顾一学期所学的内容。通常有几个单元,就可以画出几个主干。如果单元的数量比较多,就需要对目录做分类和整理。主干和分支的数量都不宜太多,最佳数量为4~7个。所以,对内容进行归类。

比如,第一单元的“位置与方向”与第六单元的“年、月、日”可以合并为一类——“时空”,代表时间和空间。时间就可以用来表示“年、月、日”,空间表示“位置与方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合并到同一个主干“整数”下。

“复式统计表”和“数学广角——搭配”,它们都属于概率统计,于是,形成了第三个主干及其分支的内容。

“面积”属于几何类别,形成第四个主干。

“小数的初步认识”归属于代数这一类别里,可以跟整数部分合并在一起。不过,考虑到合在一起内容可能比较多,拆分开比较合适,所以,“小数”组成了第五个主干及其分支的内容。

这样就完成了主干以及部分二级分支的内容绘制。

第三步,完善每个分支的内容。

每个单元有哪些重点、关键的知识点,把这些内容呈现在各个分支上。绘制时,注意以下三点内容:

(1)分支内容的确定,根据课时或者知识点来选取。每个知识点后面,连接的都是具体的方法,方便我们在看图的时候,能够立刻想起这些内容。

(2)具体的计算方法,来自课本、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或者教辅资料书,尽量把自己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

(3)在具体的方法后面,再添加一个具体的案例,就能更加清楚、明白。比如整数口算的方法,添加了案例。

第四步,识别关联。

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以在图上呈现出来。比如几何单位的换算关系,可以在图上表现出来。

第五步,添加小图标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例如,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方向,然后按照顺时针的顺序来确定其他的方向。数学广角的搭配,直接用迷你思维导图和主干式思维导图来呈现。

如此一来,数学一学期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有哪些更具体的方法,都在图上呈现了。有了这张图,时时复习,内容就可以越记越牢靠了!

请你动脑又动笔

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数学学科一学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