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1 / 1)

如果孩子不知道粗心大意的后果,你或许就应该给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木工,从森林里砍了一棵大树,准备盖房子时做栋梁。他好不容易把大树拖回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他趁着高兴劲儿,也没有多想,拿起锯子就锯。哼哧哼哧锯了半天,费了很大的劲儿,累得大汗淋漓,终于锯完了。锯完以后,他发现锯得太短了。

“怎么办呢?那就改做门框。”他想。于是,他又拿起斧子就砍。叮叮当当砍了半天,累得直喘气,终于砍好了。可一看,木料砍得太薄了,根本不能当门框用了。

没办法,只好改做扁担了。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刨子来就刨。刨呀刨,刨了半天,刨光后一看,“哎呀!又刨得太小啦!根本没办法做扁担了。”

“这可如何是好呢?好!那就改做刀把儿吧!对,就这么决定了!”木工想。他马上操起削刀,咬紧牙,一个劲儿地狠削。因为用力过猛,好几次差点削到手。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刀把儿削好了。木工拿起削好的刀把儿往刀上一安,又不好了,削得太细,不能用了。可扔了吧,他又觉得太浪费了。

“这可太不好办啦……”木工想了想,突然有了办法:“可以改做牙签嘛!”尽管如此,他还是很耐心地用小刀慢慢地削,最后,终于把牙签做成了。

这时,他已经筋疲力尽,浑身大汗了。他累得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把牙签含在嘴里,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突然,听见咔嚓一声,连牙签也断成了两截。

辛辛苦苦把一棵大树从森林里砍回来,本来这棵大树可以成为栋梁之材的,最后却因为木工的粗心大意,成了一堆废木,连根牙签的价值都实现不了。粗心大意可以让栋梁变成废品,一样可以毁掉一个神童的大好前途。所以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没有了它,即使你神通广大,也一样会一败涂地。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一颗认真的心呢?

1.运用目标的力量

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让孩子在充足的时间限制内,专注地去做好一件事,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目标。在目标完成后,孩子就会感觉到只要认真去做事就一定能成功,给孩子一种对认真的自信。

2.培养孩子对认真的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训练科目、训练方式、训练手段来培养孩子,比如在规定时间内“找不同”的游戏,或者是陪同孩子玩“连连看”的小游戏,在小游戏中,孩子会品尝到认真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对认真产生兴趣。

3.培养孩子认真起来的自信心

只有孩子有了对认真的自信,孩子才能去认真,而这种自信的建立是通过孩子看到认真换来的成果而来的,所以给孩子制订一些小目标,让孩子认真去完成,这样,孩子就会在建立起信心。

4.让孩子学会排除外界干扰

只要孩子学会排除外界的干扰,无论在怎么喧闹、嘈杂的环境下都能认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可以让孩子尝试着一边听轻音乐,一边读书,如果这样孩子都能静下心来把书看好,自然就能排除外界干扰了。

5.让孩子学会排除内心干扰

在很安静的环境下,孩子也总是很容易分心,这主要来自于孩子内心的干扰,所以要让孩子学会排除内心的干扰,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心情很糟糕的时候大声朗读课本,让孩子慢慢走进书中,这样便能慢慢变得专注了。

6.让孩子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

只有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才能认真做一件事。

教子加油站

过于认真的孩子往往会畏首畏尾,做事追求完美,当孩子过于认真怎么办?

(1)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已的意图做事。

(2)教育孩子凡事只求尽力,不求完美。

(3)培养孩子酌独立人格。父母要肯定孩子的独立见解,让孩子看到自已的优势,产生自信。

(4)与孩子沟通。对待孩子的过分较真,父母不要误认为是优点而盲目地加以表扬;对待出现的问题,父母要及时找出原因,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潜在的问题。